English

热线•热情•热土

2006-06-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陈续 我有话说

每到中午12点,安徽淮南市大通区的倪永亮就会坐在收音机旁,一边收听当天淮南人民广播电台的“行风热线”,一边记录下当期上线部门负责人对群众反映问题的答复。“行风热线”已经开播了1600多期,老倪的记录几乎期期不落。

在淮南,像老倪这样关注“行风热线”的可不是一个两个,而坚持期期收听节目的更是成

千上万。“行风热线”――一档广播节目为什么能够得到这么多听众的热情关注呢?

百姓心声的绿色通道

2001年4月1日,在淮南市委、市政府的直接过问下,由市纪委、监察局和广电局联合主办、淮南人民广播电台承办的“行风热线”节目正式开播。

这一节目旨在开通一个老百姓倾吐心声、反映问题并帮助解决问题的“绿色通道”,起到“理顺情绪、凝聚人民”的独特作用。通过热线电话打进直播室,就可以和有关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直接反映问题、咨询情况,把问题置于社会监督公开、透明的“桌面”上,的确可以算得上一种执政为民的效能革命。

“你好,‘行风热线’吗?我们这里几百米的道路上只有三盏路灯,还有两盏不亮……”

“我们孩子学校边上有黑网吧,你们管不管?”

一个个电话打进来,一支支队伍派下去,一个个问题得到迅速解决。

在一个个事例面前,群众对“行风热线”的信任感增强了,参与的热情高涨了。70多岁的王桂兰大妈无儿无女,老伴也已去世,生活在淮南30多年一直没有户口。一天,王大妈在广播节目中听到市公安局领导正在接听热线,就试着打进热线反映自己的问题。公安局领导在热线中详细问明情况后,第二天就派专人帮助办好了户口,并将户口簿送到王大妈手中。知道这件事的群众都感慨地说:“‘行风热线’真的管用!”

“怨声骂声赞声声声要听,大事小事难事事事要办”的对联,本来是节目开办之初市领导的要求,当节目的问题解决率达到92%,老百姓把对联去掉一个“要”字,变成了由衷的赞叹。

政府形象的展示平台

从“行风热线”开通的那天起,为了确保办事效率和政府诚信,淮南市就一直坚持把“一把手”上线接听热线电话作为硬规定,坚持考核“一把手”上线率和问题解决率,在解决和回答群众反映的一个个问题过程中,树立政府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如今,通过热线解决一般问题已经是家常便饭,只有解决那些棘手的难题,才能赢得喝彩。

去年8月12日晚上,有位乘客打车回家。平时车费都没有超过12元,但那天计价器上显示却是15元。这位乘客记下了车号,分别通过“行风热线”和投诉电话投诉。市运管处第一时间找到运营车辆,经检查计价器工作状态正常,而且又是那种私自调整就会芯片自动烧毁的新型计价器。情况反馈后,乘客不满意:“坐别的车都不超过12元,怎么就这辆车15元?”再查!节目组和运管处的工作人员沿线路自己打车跑个来回,去是12元,回来是11元。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工作人员让驾驶员把“问题车”开到技术监督局的计价器检测站。经过仪器检测,原来是计价器自身出了问题,计时系统快了两个小时,晚上9点多运营却是按照11点以后的价格计费。

拿到退款的乘客,了解了处理过程的听众,都为这种认真细致的作风而叹服。在一次次认真细致处理问题的积累中,政府的形象也自然在老百姓心目中变得高大起来。

媒体创新的广阔天地

一档做了1600多期、历时5年多的广播节目,在一次又一次调查中,收听率名列前茅――“行风热线”能够让听众百听不厌,除了内容事关百姓生活以外,还有什么奥秘呢?

“行风热线”与一般节目不同,它肩负着党委政府的重托,是党委政府与老百姓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与一般节目一致的是,它必须遵循新闻规律、广播规律。这是党委政府之所以把“热线”放在广播中而不是放在信访部门的根本原因。因此,“行风热线”从开办时起,就在保证“行风”监督主题的基础上,一直致力于不断创新。

刚刚开播时,针对老百姓的怀疑和少数单位的敷衍,节目组与有关部门一起抓落实,把新闻节目的实效性要求和党委政府工作的“行必果”要求有机统一起来,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一件一件追踪、反馈,营造一个“一人投诉,万人监督”的氛围。同时,与上线单位密切配合,每期节目前,总是把调查得到的热点问题进行梳理、分类,设计话题。

随着节目的进程和行风的改进,“行风热线”的内容悄悄发生了改变:投诉的少了,建议的多了;具体事少了,务虚的多了……为了适应内容的变化,节目的形式也进行不断创新。为改变广播节目单一和受众面不广的问题,“行风热线”开通了电视反馈版的“热线追踪”;为进一步提高“行风热线”的办事效率,节目与政府网站、市长热线电话、淮南广电网、淮南日报以及系统内其它台组联动;为了方便更多的听众参与,“行风热线”又开通了网络平台、短信平台……

一档热线节目,凝聚着党委政府和市民、媒体共同的热情,如和煦春风,吹拂着这一方和谐的热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