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变成一种思维方式
孙玉胜(中央电视台副台长):
对于电视台来说,《梦想乐园》成功实现了一次转型。一是创新:创新是需要勇气的,是有风险的,而且这个风险要创新者敢于承担,所以创新不易;二是方向:这台节目所
20年老品牌的创新
余培侠(中央电视台青少中心主任):
创新最重要的是要敢于挑战自己。要全面创新,突破20年来形成的“六一”晚会模式,亲手把多年打造起来的“六・一”品牌打碎重建的确不容易。在《梦想乐园》的演出现场,孩子们爆发出真情的掌声和欢笑声,演出中,他们跃跃欲上,散场了还久久不愿离开。这对一个儿童剧来讲,是多年来少见的。
真正站在了儿童的视角
蒋月娥(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部长):
对于《梦想乐园》,简单地说:一个字是新,两个字是好,三个字是效果好,四个字就是一炮打响。这台节目艺术形式新颖,人物造型逼真,尤其是教育意义运用得非常巧妙。它最大的成功就在于成人真正地站在了儿童的视角,强调“尊重儿童,儿童参与”的原则。我们整个的节目都以儿童为本,把儿童作为了主人,所以小观众们才会这么认可和喜欢。
我好像回到了少儿时代
尚墨玲(中宣部新闻局助理巡视员):
《梦想乐园》我是从头到尾看完的。我和现场的小朋友一样,为它的舞美、灯光、造型,以及整个演出所感动。我好像回到了少儿时代。这么一个大制作,台前台后800多人,经过共同努力,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打造出一台这么精彩的节目,确实非常鼓舞人心。少儿频道在央视15个频道中排名第5,在全国58个上星频道中位居第7,从一个“婴幼儿”成长至此,做到了营养充足。
先进理念下的创新
高洪(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
《梦想乐园》所以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实现了在先进理念下的创新,实现了几个结合:电视卡通形式和舞台艺术有机结合;多门类艺术和孩子们喜欢的情节故事有机结合;孩子们喜欢的卡通人物集中在一个时间里展现和出现,彼此创新结合;现场演员的表演和孩子参与互动有机结合;电视、舞台艺术家和其他的艺术工作者有机结合,这使得舞台呈现了绚丽多彩的欢乐效果。
前所未有的节日盛宴
金文雄(广电总局收听收看中心副主任):
《梦想乐园》走出演播室,突破了20年来以歌舞为主的传统晚会形式,推出了动画情景剧,用孩子们喜爱的中国原创动画形象,和生动的舞台表演形式,对少年儿童进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奇妙的舞台设计,可爱的卡通造型,动人的音乐舞蹈,为小观众们呈现了一道精神与视觉盛宴,这是前所未有的。
久违了的兴奋
张英(解放军总政治部直属工作部干部局副局长):
我看完演出回来,跟我的女儿说“妈妈今天很兴奋”,因为我觉得这场演出真的给了我一种久违的感觉。我建议我备战高考的女儿看一下电视转播,她真的放下书本看了,告诉我说她觉得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了。现在的孩子有情景剧这么鲜活的东西可看,她和我感觉一样,觉得这个戏在整个过程中缠着你,让你离不开。
最纯粹的欢乐
张朝晖(共青团中央少年部副部长):
《梦想乐园》让孩子感觉到生活的快乐,同时也给予他们教育的快乐。它最大的成功就是一种欢乐,而且是非常纯粹的欢乐,非常符合儿童特点的欢乐。这种欢乐的实现有两个非常好的载体:第一个载体是民族化,积淀了80年的中国传统卡通形象,他们本身承载的价值是很明显的;第二个载体是现代化,符合当代孩子的需要。
永不闭幕的“梦想乐园”
张宇(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总经理):
不管我们这次的《梦想乐园》能走多远,我们是往这个方向走了。既然大家都这么赞美它,支持它,那我们就继续让它往前走,让它普及,让它完善。我们能把《梦想乐园》做出来,同时也要像迪斯尼那样真的能够长期演下来,我们要把“梦想乐园”做成一个长久的品牌。我提议大家一起来,打造永不闭幕的“六・一”儿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