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笔者走访一个熟悉的村子。几年不见,这里经济的新发展、面貌的新变化令人刮目。但遗憾的是,当年我们组织捐赠的一个图书室已改作他用,书籍书架荡然无存。追问原因,村里领导说:没专人管理,没钱购买新书
农村文化发展究竟应坚持何种路径?怎么形成氛围且持久不衰?怎么形成强大的农村文化生产力?这确实需要好好研究。一种办法是,城市向农村送文化。已坚持多年的“三下乡”活动对于营造农村文化氛围,活跃农民文化生活,增强城乡沟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三下乡”一年只一次。另一种办法是,换一种思路。多年的实践证明,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主要不是靠政府建设也不是靠城里人下乡建设,其建设的主体只能是农民自己,他们才是农村先进文化的享受者和建设者。有了内生力的驱动,农村文化才有旺盛的生命力。
近读报刊,不时看到令人欣喜深受启发的农村文化信息。豫西农民“文化痴情人”石永波十几年来“单骑走天下”,自采农村新鲜事,自编自导大戏10多部,自组剧团走村串户为农民演出;山东胶州成立50多个亦农亦艺庄户剧团,忙时种地闲时排练,农民唱戏农民看,柳腔、茂腔、京剧、秧歌一个地方一个特色,常年红红火火;河南宝丰更是不得了,一个小县民间文艺团体近千家,从业人口5万多,全年创收3亿多元,3万多农民因此脱贫致富。文化活动还带动相关十多个产业,吸引十几个省市区的用户前来购买服装道具等产品,实现了非物质生产方式分流农村富余劳力的成功探索。各地的文化活动注意灵活多样,不仅延续了许多传统方式,还抓住集市开集,厂庆店庆、老人祝寿、新人结婚、孩子考上大学等机会开辟市场,大大拓展了生存发展空间。
这些信息告诉我们:无论公益性文化还是产业性文化,要发展壮大,最根本的是三条:一是恰当引导,民间自发,农民自主,投资多元,明确运营主体;二是坚持贴近群众、市场取向,靠市场机制引导文化发展,培植发展实力,不仅实现以文养文,甚至实现以文养农;三是引导文化方向,坚持趋利除弊,努力保证农村文化的先进性。
既然农村文化建设要靠农村内生力驱动,那么政府部门还能不能有作为呢?可以肯定地说,大有作为。作为体现在“种文化”上,即倡导方向,营造环境,建立机制,着力唤起文化自觉;着力培养一批懂文化、热心于文化、善于经营文化的能人、“痴情人”;加强对农村文化艺术活动的业务指导培训,培养一大批擅长艺术生产的文化人才;指导帮助挖掘、整合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文化资源;从实际出发,科学建立健全评价、监督机制,保证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以激发农村内源性动力为主,以政府部门恰到好处的“文化支农”为辅的良性联动,可以成为我们发展农村文化的有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