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国生物技术取得三大突破

2006-06-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金振蓉 我有话说

生物技术是当今国际竞争最为激烈的高科技领域之一。我国本着“有限目标、重点突破、加强创新、重视集成、推进产业、实现跨越”的指导思想,近年来在生物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三大突破。

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我国科学家自1999年在《NatureGenetics》上发表了第一篇分子生物学论文后,近年来已分别在《Nature》、《Science》和《Cell》等国家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论文30余篇,特别是打破了我国连续20多年未在《Cell》上发表文章的沉默,2005年一年就连续发表了5篇。

与此同时,发明专利申请量也迅速增加,据统计,“九五”期间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申请专利总数为455项,其中国际专利10项,而“十五”期间专利申请总量达到5182项,其中国际专利456项,增长了12倍多。

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九五”末期,我国作为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参加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HUGO)并完成了1%的工作;“十五”以来,我国又参与“国际人类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作图计划”(HapMap)并高质量完成了其中10%的工作;2004年,我国科学家发起并领导了“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HLPP)。从我国参与上述国际大科学计划的过程可以看出,我国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国际科技地位迅速提升,已经成为世界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据统计,仅863计划中的我国现代生物产业,2003年年产值是540亿元,而2005年就达到900亿元。在“十五”863计划的推动下,我国有45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药物被批准上市,41个新药证书正申报中,109个被批准进入临床试验,206个候选创新药即将完成实验室研究;初步改变了我国医药产业创新能力不足的被动局面,带动形成了约600亿元的现代生物医药产业。

“十五”期间我国共育成超级杂交稻组合60个,其中产量验收达到800公斤/亩的新组合有7个。累计推广超级杂交稻1.5亿多亩,按照每亩增产50公斤稻谷计算,累计增产稻谷750万吨。

此外,“十五”期间我国抗虫转基因棉花累计获得新品种30个以上,累计推广面积1.2亿亩,减少农药使用量5万吨,经济效益达到168亿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抗虫棉花品种的推广面积大幅度超过了美国的进口品种。

重大传染病攻关取得阶段性成果

面对SARS、艾滋病、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的威胁,我国生物科技集中攻关取得突出成就。

2003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根据“国家防治非典型性肺炎指挥部科技攻关组”的统一部署,在863计划生物和现代农业技术领域紧急启动了SARS科技攻关专项。迅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完整SARS防护体系、预防药物及临床治疗方案,防护服装、防护装备、干扰素喷剂等成果迅速得到广泛应用,为防治SARS作出重要贡献。SARS病毒灭活疫苗在世界上第一个完成I期临床试验并取得良好结果。

艾滋病防治科技攻关近年来也取得初步成效。自2003年启动艾滋病专题研究计划以来,暨南大学研制的新型HIV进入抑制剂、吉林大学和长春百克药业公司等单位联合研发的艾滋病疫苗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I期临床批文,1项多肽药物已通过中国生物制品鉴定所鉴定并申请开展I期临床试验,两项疫苗和1项药物基本完成临床前研究。与此同时,建立了疫苗设计、疫苗构建到免疫学临床前评价的通用技术平台,食蟹猴艾滋病模型将为抗艾滋病多肽疫苗与药物评价提供支撑。

此外,在禽流感研究方面,已有两种禽用禽流感疫苗批准上市,世界上第一种人用禽流感疫苗也即将完成I期临床试验,初步验证了安全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