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俄乌“克里米亚之争”历史、现实与未来

2006-06-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莫斯科记者韩显阳 我有话说

克里米亚半岛示意图和平制图

6月11日,遭围困两周的125名美军官兵乘坐С―17军用运输机从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辛菲罗波尔市机场无奈离开,前往美国设在德国的拉姆施泰因军事基地。此间舆论认为,美军被迫撤离克里米亚,一方面暂时缓解了乌国内、乌俄之间的紧张关系;另一方面则表明,美国拉拢乌克兰迅速进入北约的目标由于俄罗斯的阻拦并非轻易就可实现。

“海上微风―2006”起波澜

上月27日,一批美军官兵抵达辛菲罗波尔,维修老克里米亚靶场,为原定于6月16日举行的代号为“海上微风―2006”的乌美联合军演做前期准备。与此同时,克里米亚港口城市费奥多尼亚市停靠一艘悬挂美国国旗的军舰,从上卸下大批军用物资和建筑材料。俄新闻媒体披露,此次美国军舰运输的装备包括长短枪支弹药、军用车辆和部分野战装备。

美军的到来遭到乌克兰克里米亚当地民众的强烈抗议,他们连续两周在美军下榻的乌国防部疗养院门口举行示威活动,组成“人盾”阻止美军专家前往靶场。在现场,抗议者打出“美国佬滚回去”、“克里米亚不要北约”的标语。同时,费奥多尼亚市居民封堵港口大门、不允许美国军舰卸载和运送参加乌美联合演习的武器和技术装备。甚至运送军用物资的卡车车胎也被抗议者扎破,无法动弹。抗议人群得到了有组织的声援,专人负责运送涂着奶油的面包和热茶。

在民众举行抗议活动的同时,克里米亚各级机构也开始对美军进驻采取法律行动。5月30日,费奥多西亚列宁区议会投票决定,列宁区为“非北约区”;费奥多西亚城市法院5月31日也作出同样决定。本月6日,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宣布整个半岛为“非北约区”,声称“外国军事力量的介入必将导致自治共和国和整个乌克兰紧张局势的进一步升级”。

乌克兰以及克里米亚的地区党、共产党、进步社会党等组织则指出,乌克兰政府未经最高苏维埃批准,擅自允许外国军舰进入港口是违反宪法的行为。反对派还指责当局无视最高苏维埃通过的禁令同美国举行演习,其实质是为了模拟武力入侵克里米亚,镇压分离主义分子。

俄罗斯的俄通社―塔斯社、俄新社、独立电视台、《独立报》、《消息报》以及莫斯科回声电台等主要媒体高调报道了克里米亚的抗议活动。

“克里米亚之争”的历史渊源

克里米亚又称克里木,是位于苏联欧洲部分南部、黑海北部海岸上的一个半岛。面积2.7万平方公里,人口250万。目前是乌克兰的一个自治共和国,首府辛菲罗波尔。克里米亚半岛属地中海气候,这里风景壮丽优美,气候温暖潮湿,曾是苏联著名的旅游疗养胜地,半岛名城雅尔塔曾是苏美英三国首脑举行“雅尔塔会议”的地方。在这里,不仅有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轻骑兵被歼灭的遗迹,还有俄罗斯的9个圆顶教堂也位于高高的悬崖之上。1991年,在由苏联保守派发动、最终流产的“紧急状态”中,苏联首任也是最后一任总统戈尔巴乔夫就被囚禁在乡间别墅中。在果园、葡萄园和树木的掩映下,散落着许多村庄、清真寺、修道院、俄罗斯皇家宫殿以及古希腊和中世纪的城堡。这些名胜古迹显示,从6世纪到19世纪中叶,依次有基督教徒、穆斯林鞑靼人和犹太人在这里居住和生活。就连最为激进的乌克兰民族主义者也不得不承认,克里米亚是少数能够看到乌克兰文化古迹的地区。

克里米亚历史悠久,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就孕育着人类文明。在今天,有足够证据表明在克里木半岛定居最早的是凯尔特人。公元前438年,这里曾建立了与雅典关系良好的博斯普鲁斯王国,向雅典提供谷物等商品。公元前15年,克里米亚称臣于罗马帝国。在此后长达10多个世纪中,克里米亚半岛相继被哥特人、匈奴人、可萨人、拜占廷帝国、金帐汗国占领。直到1783年,俄国正式将整个克里米亚半岛纳入自己的版图。并入俄国的克里米亚隶属塔夫里达州管辖,1918年建立了塔夫里达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俄罗斯联邦的成员。1921年,又成立了隶属俄罗斯联邦的克里米亚鞑靼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二战后,俄联邦最高苏维埃以克里米亚鞑靼人在战争中同德国纳粹合作为借口,将鞑靼族整体迁往中亚等地,自治共和国也改为克里米亚州。

为庆祝乌克兰的哥萨克人鲍格丹・赫梅尔尼茨基开始与俄国“结盟”300周年,赫鲁晓夫主导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在1954年通过决议,将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决议的理由是:“鉴于克里米亚同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之间经济上有共同性、地域接近、经济和文化关系密切。”

从18世纪中期以来的历史看,克里米亚一直隶属俄罗斯,是俄罗斯帝国梦寐以求的黑海出海口,为夺取它所付出的代价可谓不小。为了将克里米亚半岛并入俄版图,沙俄17世纪同土耳其进行了9次战争。19世纪中叶,这里爆发了以俄罗斯为一方、英国、法国、土耳其皮埃蒙特和奥地利为另一方的漫长而艰苦的“克里米亚战争”。虽然这场拉锯战以西方盟国最终艰难取胜而告终,但沙俄军队在著名的巴拉克拉瓦战役里击败英国轻骑兵而挽回了一些颜面。尽管如此,当年将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并没有引起俄罗斯人的强烈反感:一方面,领土变更是在强盛时期的苏联国内进行;另一方面,俄罗斯在苏联占据特殊地位,“划归”事件并未触及到俄罗斯的根本利益。

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人意识到克里米亚将永久地划归乌克兰所有。于是俄罗斯一些政党和团体就以克里米亚历史上“就是俄罗斯的”,以及“1954年苏联最高苏维埃的决议不合法”为由,提出不放弃“任何一寸神圣的领土”。来自自民党的俄国家杜马议员库里扬诺维奇表示:“我们不应该再与乌克兰续签条约,当年赫鲁晓夫是在酩酊大醉的情况下将克里米亚送给乌克兰的。”

克里米亚对于俄罗斯的现实意义

除了历史渊源让俄罗斯人对克里米亚难以割舍外,克里米亚的军事、经济地位以及俄罗斯族人占主体的事实也决定了俄罗斯人难以轻易真正从心理接受“乌克兰的克里米亚”这一事实。

克里米亚历来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军事战略要塞,是俄罗斯确保南部安全的重要地区。以此为依托,苏联曾建立了庞大的黑海舰队和许多战略设施。黑海舰队堪称苏联的海军娇子,司令部设在乌克兰克里米亚的战略要地塞瓦斯托波尔市,拥有包括6.5万吨级的“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光荣”、“基洛”级导弹巡洋舰,“现代”、“无畏”级导弹驱逐舰,“克里瓦克”级导弹护卫舰在内的300多艘大型舰船,其中大部分具备核作战能力,形成了强大的海上攻防能力。目前,俄海军黑海舰队在克里米亚拥有塞瓦斯托波尔、费奥多西亚、尼古拉耶夫三个海军基地,还有4个岸防部队基地的机场。一旦彻底失去克里米亚,黑海舰队基地也早晚不保。对于海军来说,失去基地就是失去了基础,等待“帝国前哨”黑海舰队的命运只能是消亡。从战略角度而言,俄罗斯对中东、西亚、外高加索甚至巴尔干的控制能力将极大地削弱,无奈地退回到欧亚大陆腹地。因此,从自身战略和安全考虑,俄罗斯无法坐视克里米亚成为主权国家乌克兰的一部分。

之所以无法割舍克里米亚,俄罗斯人还有重要的经济因素考虑。克里米亚几乎拥有一个旅游者所梦寐以求得到的一切:直插入海巍峨壮丽的群山,亚热带的气候和悠久的历史。在这里,来自欧洲和世界各地的旅行者凭吊赫尔松古战场遗址,参观阿卢普卡和里瓦吉亚的俄罗斯贵族王宫,踏访内陆巴赫奇萨赖鞑靼文明的踪迹,体味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以及东正教浸润下的多元文明。苏联时期,中央政府曾在此投巨资开发了完善的休养、旅游设施,大批游客的涌入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此外,克里米亚半岛拥有许多设施良好的港口,曾是苏联对外经济贸易和交流的重要海上桥梁。通过黑海和亚速海,苏联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进行贸易往来,约有1/4的进口和一半的出口货物在这里集散。苏联解体导致俄罗斯丧失了一半以上的黑海和亚速海的海岸线,只剩下新罗西斯克一个重要港口。从经济角度考虑,俄罗斯人对失去克里米亚绝不心甘。

俄罗斯族居民占绝大多数的事实,既是俄不想放弃克里米亚半岛的原因,也是可能成功的“优势”。根据有关统计,目前在克里米亚半岛居住着三个民族:俄罗斯族、乌克兰族和鞑靼族,分别占68%、24%和8%。由于乌克兰政府规定乌克兰语为唯一官方语言,引起了俄语居民的不满,也为部分俄罗斯人希望以对克里米亚行使管辖权来维护俄族利益提供了“民意基础”。然而,在关于克里米亚主权争议的所有讨论中,人们都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即在1940年以前,这里的居民是克里米亚鞑靼人。

克里米亚成乌克兰“入约”难题

此间大多数观察家认为,如果不是近来越来越频繁的乌克兰“入约”动作,克里米亚问题归属也不会如此重现紧张。

乌克兰独立之初,俄罗斯民族主义者曾敦促本国政府向乌提出领土要求,遭到了乌非常强硬的反击。除声明克里米亚在苏联时代的政治法律结构下划归乌克兰是合法的以外,并且反戈一击,指出历史上诺夫哥罗德、普斯科夫等城市,以及整个库班地区都是乌克兰的领土。

随着奉行对俄较为友好政策的库奇马总统上台,有关克里米亚半岛归属的争执趋于沉寂,直到一年半以前乌克兰“橙色革命”。

2005年初以来,乌克兰总统尤先科将“西倾”确定为外交政策的主导方向。特别是今年初俄乌间爆发“天然气战争”以后,乌克兰加入北约进程加快。乌克兰、北约国家就乌“入约”问题的互动频繁。乌代理外长塔拉修克预言,乌有望在2008年加入北约。上月中旬,美国新任驻乌克兰大使泰勒宣布,华盛顿非常关注乌克兰的“入约”问题,“基辅今年秋天就可以加入乌克兰―北约行动计划第一阶段”,2008年就可完全加入北约,实现融入欧洲大西洋联盟的目标。而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也强调,如果乌克兰希望尽快加入北约,俄舰队驻留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基地并不是障碍。此间观察家认为,这是北约在为乌克兰量身定做的“新标准”。

对俄来说,几乎无法承受乌克兰加入北约的严重后遗症。一旦人口4700万、领土面积在欧洲位居第二的乌克兰加入北约,欧洲安全的边界线将前推到乌东部边界,美国无疑会实现将俄罗斯驱赶到高寒的北极圈、让其永远失去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大国的目标。联想到当前在克里米亚半岛的抗议活动,不难看出俄罗斯正在施加影响的影子。乌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代理秘书戈尔布林对记者说,有俄公民参与了反北约抗议活动,“一旦证据确凿,该国公民将被驱逐出乌克兰境内”。就连俄本国的《独立报》也醒目地指出:“乌克兰政治家在克里米亚事件背后看到了莫斯科的手”。

其实,多数俄专家学者承认,俄要讨回克里米亚半岛并不现实,也缺少必要的法律依据。他们相信,政治家们不过是通过“克里米亚归属问题”的讨论向乌克兰当局施压,迫使乌不能跨越“加入北约”这个对于俄罗斯来说无法接受的“红线”。因此,“收回克里米亚”是虚,而阻吓乌克兰加入北约则是俄罗斯方面的真实想法。

美丽的克里米亚半岛风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