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意味着梦想,如今在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内蒙古草原上,村村通工程让上百万农牧
每月8元知天下
赤峰市喀喇沁旗锦山镇的王大爷从2002年开始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准时收看《新闻联播》,他对党的惠农政策条条皆知,对新农村建设更是逢人必讲,大家送他一个雅号“万事通”。
自2002年5月至2005年底,赤峰市喀喇沁旗共投资410多万元,建成了以旗所在地锦山镇为辐射中心的四条连接市、旗、乡三级双向互通的广播电视光缆干线网,并铺设乡村光缆240余公里,全旗有200多个行政村和1000多个自然村实现联网,联网用户突破5万户,入户率超过63.7%,每月每户收视费为8元。
最近,赤峰市喀喇沁旗广电局借助乡镇机构改革的有利时机,完成了乡镇广播电视站由旗县广电局垂直管理的体制改革,垂管后的广播电视站保留事业编制,并通过考试录用了撤乡并镇中的下岗分流人员13名。通过改革,实现了对乡镇广播电视站人、财、物的统一管理,保障了户户通、长期通、永久通。
6年让190万人看上了电视
记者从内蒙古广电局村村通办公室了解到,1999年内蒙古开始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截至2005年底共完成9884个已通电行政村、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工作,共增加广播电视覆盖人口约190万人,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由1998年的78.5%提高到2005年的92.64%和90.15%。工程总投资约1.4亿元,其中国家投资6282万元,自治区政府投资2254万元,盟市旗县政府投资及群众集资5480万元。
特别是从2004年开始,全区集中资金攻坚,完成4573个新通电行政村和5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的村村通工程建设,基本建设标准为4+2(即中央一套、七套、少儿频道和自治区一套电视节目,中央一套和自治区一套广播节目)。
建设新农村的“1号工程”
内蒙古广电局副局长赵春涛介绍,提高农牧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吸收、利用信息的能力,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内蒙古把村村通工程列为新农村建设的“1号工程”,是抓住了根本。它能使农民花最少的钱,快速、便捷地获得各种政策、技术、市场信息和文化娱乐,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
内蒙古目前仍有近1万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的广播电视盲点村。“十一五”时期将基本实现所有2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建设标准不低于8+4(包括中央、自治区和地方的节目)。同时增加以往已建工程的节目套数,乡镇所在地要实现30套电视节目,100户以上的村实现20套电视节目,同时对返盲点全面进行修复。
内蒙古山地和沙漠占全区总面积的47.7%,许多农牧民分散居住在偏远的沙漠和山地深处,也许他们从来没有迈出过家门,但村村通把通向外面的路铺到了他们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