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走出“村机关”

2006-07-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顾伯冲 我有话说

前不久,笔者到南方某地出差,听一位农民说:“现在很少能见到村官,他们也开始坐机关了”。莫以为这是杜撰出来的笑话,而是确有其事。

党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决策后,农村各级组织和广

大农村干部信心倍增,以空前的热情投入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之中。然而,有的村干部却坐在办公室里“指导”和“筹划”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个“战役”。就是笔者出差途径的那个村子,办公楼大门两侧醒目地挂着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以及其他相关组织的牌子,室内的办公设施也比较齐全,各种报架、文件柜放置得错落有致,墙上还挂着村干部的考勤表。接待我们的那位同志也是西装革履,慢条斯理,真有点机关干部的韵味。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党的村级组织是最基层的一级组织,党的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都要依靠基层组织脚踏实地地抓好落实。具体说来,就是摸实情、说实话、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就是要深入基层,摸清改革和经济发展的真情实况,摸清改革和社会结构变化所引起的各种利益关系变化的真情实况,摸清群众思想、情绪变化的真情实况。这些任务需要基层干部与农民群众面对面地做工作。如果仅仅是办公条件好了,而与群众接触少了,给群众办的实事少了,就会人为拉大基层干部与农民群众之间的距离,影响新农村建设政策的落实。

现代化的办公条件,为我们更好地统筹工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能够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农村基层组织适当改善一下办公条件,本是无可厚非的,农民群众也并不反对,他们反对的是村干部们在舒适的环境中滋长的惰性和与他们的疏远。农村干部像机关干部那样有文化、有涵养,当然是件好事,但文化和涵养代替不了扎实的工作作风。在农村基层工作,既要讲理论,更要讲实际;既要指挥大家干,更要领着大家干;既要靠上级的工作指导,更要深入到群众中去做艰苦细致的工作。随着农村干部队伍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大学生村官的增多,村干部需要增强将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的本领,也更需要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的作风,从而使党的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凝聚人心、集中民智,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关键。作为在基层一线工作的村干部,不仅要身在农民中,更要心在农民中,举事多听听农民的意见,就能使说话办事更科学、更民主,更好地维护农民实实在在的利益。农村工作的特点,要求基层干部主动放下架子,善于利用农民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把群众的力量和智慧集中起来、挖掘出来,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护好、发挥好。

村级本来没有机关,安于坐机关的村干部,请你走出“村机关”,在工作一线中肩负起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使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