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知青履历”

2006-07-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晖 我有话说

三亚天涯海角景区出口处,有一爿小小食品排档,仅数节橱柜、几张台面和10余把椅子组成,名字却豪壮雄阔:“集味坊”。

除售椰子、火龙果、芒果、菠萝蜜等热带水果和各种饮料外,它还兼卖烧烤、水煮海鲜及煮玉米

棒、蒸椰子糕等小食品,游客步出景区,多在此纳凉小憩,并顺便作一些饮食补充,生意因此极火。其中有一款蒸木薯,剥去外皮,切成三四寸长一节,形同削皮后黄白相间的甘蔗棒一般,挤挤拥拥地窝在竹屉中,腾腾冒着热气。旁边挂着一张推介单,文字简练而不失风趣:

  蒸木薯

      本地人称:山根根;又名:知青履历。

  口感:粉、滑、微甜。

很多词汇产生,皆有其特定背景。很难想象一名粗通汉语,却对中国历史几无知晓者,能准确体味在中国特定时期产生的一些词语的深奥内涵与丰富外延。提及“下放”、“上山下乡”之类词语,今日的青少年或许会有几分陌生。但倘若你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生活过的人们说到“知青”二字,这种隔膜感就决然不复存在,或许还会瞬间引发藏匿在心间的一段追忆或万端感慨。即使如我这般由于年龄不足而失缺“知青履历”者,少年时代,也耳闻目睹了发生在亲戚、邻居和好友家庭的诸般“知青履历”故事。既能替很普通的蒸木薯起上一个如此别致的名字,起名者想必也有过一番异常难忘的遭际吧?

见我在摊前盘桓,年轻的男摊主走过来。闲聊获知:他是湖北黄冈人,商校毕业,上世纪90年代中期来海口,在这人潮如流、寸土寸金的地段摆摊淘金。至于推出蒸木薯销售,则是其姑母和姑父的创意,他们是在汹涌的“知青潮”中,弃别亲人与故土,来漂浮在中国南海上的热带岛屿插队的“有志青年”。蹉跎岁月,清苦年景,蒸木薯是他们完成繁重农活后的主要食品――虽非美食,却能果腹充饥。口感上论,他们未必喜爱这味食品;理智上看,他们却不能不感激这款救命之物――正是因为有了这段经历,侄子的摊铺开张时,做姑母、姑父的特为荐上蒸木薯,并附赠了这一个意味深长的名字:“知青履历”。结果,在一个年龄段的食客中,这食物特结善缘。

不出所料,在这毫不起眼的、数寸长的蒸木薯内,确实蓄藏着一段段人间故事,凝结着一重重人生喟叹。

看到许多中年食客在啖食蒸木薯,我也掏钱买了一节。咬上一口,味觉并非如推介单上标明的那样适口,只是酷肖蒸土豆,粉淡寡味而已。可它却分明引起了眼前这么多食客的追捧,一个个均嚼得津津有味――我想,他们都不是在咀嚼木薯,而是在回味年轻时的刻骨铭心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