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秀丽的黑山共和国 |
一部为争取独立和自由而斗争的历史
黑山共和国位于巴尔干半岛西南部,紧邻亚得里亚海东岸,面积1.38万平方公里,人口62万(2003年统计),其中黑山族26.8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3%,塞族19.9万,约占总人口的32%。
“黑山”即为“黑色的山”的意译。1726年,黑山首领米鲁丁国王看到南部一带山脉被黑黝黝的茂密森林覆盖时,不由得心生感慨,便将其称为“黑山”。
黑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6―7世纪,从部分斯拉夫人在巴尔干定居时开始。9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统治时期,斯拉夫人在黑山地区首次建立“杜克利亚”国家,1040年获得独立,1077年宣布成为王国,由此也成为巴尔干的第一个独立国家,当时被称为“泽塔”。由于持续不断的动荡与政治纠纷,弗拉迪米尔国王死后,该地落入拜占庭帝国统治,14世纪时,巴尔西奇和兹尔诺耶维奇率领的起义使黑山一度成为独立的联盟国家。但在奥斯曼土耳其军队的强大攻势下,黑山人不得不撤入策迪涅一带的深山中,在此建立起自己的行政与宗教机构,因此该地也成为黑山民族与宗教自由的代名词。
各大帝国的利益争夺给巴尔干半岛投下巨大阴影,黑山也难以幸免。纷至沓来的日耳曼、拜占庭以及奥斯曼的统治并未征服黑山人。他们长期在列强的夹缝中寻求生存空间。整个黑山的历史就是一部为自由和国家主权而不断斗争的历史。黑山在其创建独立国家过程中,许多部落领导人为推动这一进程作出过努力。佩特罗维奇・佩塔尔一世(1784年―1830年)便是其中一位出众领袖。在他的率领下,起义军屡次以少胜多,击败数倍于已的奥斯曼军队。他的继承者佩塔尔二世:佩特罗维奇・涅戈什(1830年―1851年)更为著名。涅戈什以他的才智和胆略游说各国,使得黑山在整个欧洲声誉大增。1831年他建立“执政枢密院”,由此使黑山拥有强而有力的中央机构。外交方面,涅戈什使黑山日益向塞尔维亚靠拢,并同俄罗斯建立起了良好关系。1855年,涅戈什的继承人达尼洛大公在东正教策蒂涅总主教区正式建立国家,但它从根本意义上还只是一个教会机构。
1878年7月13日,俄土战争后召开的柏林会议中,《柏林条约》签订,在条约中正式承认黑山为一独立国家。黑山政府已正式将7月13日定为“国庆日”。一战期间黑山加入协约国,受到奥匈帝国入侵,战争结束后黑山并入塞尔维亚王国,而后成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二战之后黑山再次与塞尔维亚脱离,作为6个加盟共和国之一进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有人曾经比喻,历史上黑山更像是一个巨大的兵营,由于成年男子长期在外为自由而战,因此黑山族的后代,自幼就学会了在没有父辈的情况下生活。第六大洲的生态国家
黑山最远两点之间的空中直线距离为190公里,在这片狭小的空间内却集中了自北极至赤道的地球五大洲之内的各种地形特点,如果开车穿越黑山全境,地势变化之大,如同穿行于梦幻世界,故此黑山还存在另一称谓――“第六大洲中的国家”。
黑山全境多由石灰岩的喀斯特地貌的群山覆盖,海拔1000米以上的大山,占全国总面积的60.5%。黑山南部是狭长的海岸,紧临海岸便是陡峰峭壁。北部高山多,且多被植被覆盖。黑山全境森林、草场和牧场的植被覆盖率可达总面积的80%,欧洲现存的两片原始森林,其中之一就位于黑山。在仅占地球大陆面积0.14%的土地上,其生长的植物几乎占欧洲的四分之一。此地同时具有地球上的4种气候类型,并且世界上最深的河谷、最长的地下河、欧洲水质最洁净的河流等,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另外,黑山拥有丰富的历史与文化遗产。科托尔是亚德里亚海湾一个古老而美丽的小城,沿着陡峭山峰而建的12世纪的科托尔旧城遗址,全长4.5公里,至今仍可显现出昔日的雄伟与辉煌,目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保护遗产之一。鉴于黑山所拥有的良好的自然环境以及丰厚的文化与历史底蕴,黑山议会1991年9月通过专项法案,宣布黑山为生态型国家,国家将重点发展绿色环保型农业与旅游业。
联合国升起黑山国旗
黑山经济因受战乱、制裁影响,长期低迷不振。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善和各项经济改革的推进,黑山经济呈现恢复性增长,2005年人均GDP约合3110美元。
黑山的经济发展支柱为工业、农业、航海运输和旅游业。在原南联邦期间,黑山的工业生产主要集中在钢铁和铝制品方面,其中90%以上的产品用于黑山以外的共和国,因此目前,黑山依然拥有年产40万吨钢、100万吨铝矾土、10万吨铝、270万吨煤的能力。在农业方面,黑山政府十分重视保护农田和水源,避免它们遭受到工业废料的侵蚀,以确保农作物的无公害、无污染。黑山的畜牧业产品更是远近驰名,其肉、蛋、奶等制品的标准与质量,一直受到各地游客的交口称赞。在航海运输业方面,黑山远洋船队共有17艘轮船,总载运量约55万注册吨位。位于地中海门户的巴尔港,每年的集装箱吞吐能力可达约500万吨。而黑山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还是旅游业。其海岸线绵延漫长,总计293公里,其中可开辟为海滨浴场的即达73公里,全年6个月的气温在摄氏18度以上,致使黑山的海岸线成为全欧洲海水最温暖、光照时间最充足的海滨旅游胜地之一。
黑山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力推进私有化进程,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之后,采取两大措施。一是通过国际招标的方式,将30个黑山公有企业的股份出售给一些世界性战略投资者。俄罗斯的投资者对于黑山的这些企业尤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二是通过大规模销售凭单的方式进行私有化,黑山政府计划,将把总计约25亿德国马克的国家资本实施分配。相关法律规定,黑山每一成年人均有权分得相应数额的凭单。政府希望,以此来促进资本在市场的流通和金融机构的发展。
在坎坷的历史进程中,黑山人民迎来了自己的新纪元。作为民族,他们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这使得他们拥有足以自豪的经验与底蕴;作为国家,他们却很年轻,这又使得他们具有朝气蓬勃的活力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