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表现为单一的形态,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形态。改革开放后,学术界开始从多种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出现了数十种学术观点
尽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呈现出众多学术观点,但目前基本上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辩证唯物主义;二是实践唯物主义;三是人学。这三大学术观点,学术研究的重点及其所强调的思想内容明显不同。第一种学术观点,即辩证唯物主义,它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思想中历史最悠久、所起历史作用最大的一种学术观点,坚持的是客观存在的观点。它认为,客观存在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其他观点如实践的观点、人的观点等都要以客观存在的观点为基础,并要在客观存在的观点中得到论证;认为本体论或宇宙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以本体论为核心的金字塔式的结构体系,其中本体论是树根,其他如历史观、人学、实践论、认识论、价值论等是树干和枝条;认为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重要的特征,其他的特征如实践性、革命性、阶级性等都要以科学性为根据,并要在科学性的基础上确立其自身的合理性。第二种学术观点,即实践唯物主义,是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主张者甚多的一种学术观点。它强调的侧重点,是实践的观点。持该观点的学者有三点共识:一是认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二是认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三是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是人的现实世界。第三种学术观点,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学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独具特色的人学或关于人的哲学,其强调的重点是人。该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是人,强调要注重发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文底蕴,认为人是哲学的奥秘,主张实现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