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第一家国家湿地公园“绝处逢生”

2006-07-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周冰 本报记者 叶辉 我有话说
7月5日,国际湿地公约秘书长皮特・布里奇华特先生来杭州考察西溪湿地。这是他在中国的首次野外考察。在听取了西溪湿地保护与利用的情况后,皮特・布里奇华特给予高度评价:“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应成为湿地保护与利用的一个典范。”

实际上,西溪湿地不是“应”而是“已”成为我国湿地保护和利用的成功典范。但

在此之前,西溪湿地险些湮灭。

从险些湮灭到成功保护,西溪湿地模式是怎样诞生的?7月上旬,记者专程前去采访。

千年湿地曾面临消失的危险

西溪湿地位于杭州市区西部,是国内罕见的城市湿地,自然地形是低洼的水网平原,以鱼塘、河港、湖漾及狭窄的塘基和面积较大的堵相间组成,属次生湿地,现存面积10.08平方公里。湿地山水交融,区内70%是水域,以至村庄田野之间非舟莫渡。

西溪,曾与西湖、西岭并称为杭州“三西”,以其独特的江南水乡风光,构成了杭州历史上优美的风景画卷,并留下了丰厚的人文积淀。西溪湿地发现于东晋,发展于唐宋,盛于明清,衰于民国,致使逐渐淤塞以至于几近湮灭。

历史上的西溪,地广人稀,面积有60平方公里。近20年来,城市迅猛向湿地进逼,当地居民圈水养鱼,围荡造田、办厂建屋,湿地大量水域随着城市化趋势的演进而迅速消失。到本世纪初,西溪湿地面积已锐减到10.08平方公里。

就在这10平方公里范围内,聚集了约1.3万常住人口和近万名外来人口,居民在湿地圈围了约3000个池塘养鱼养鳖,饲养了25000余头生猪。“人头”、“猪头”、“鱼头”、“机头(企业污染)”多头排污,湿地内河道淤塞,水质极差,生态功能日渐丧失;湿地内违章建筑随处可见,湿地优美的自然景观已不复存在;前人的诗词、匾额、碑刻等已散落流失,湿地的“冷、野、淡、雅”的意境亦已逐渐消退。

西溪湿地已面临彻底消失的危险!

这一状况引起了杭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书记王国平多次到西溪湿地考察,并作出决策,抢救西溪湿地!

2003年8月,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正式启动。

但是,西溪湿地应以何种方式进行保护呢?

国际湿地公约秘书长布里奇华特考察西溪湿地。哲航摄

西溪模式形成一波三折

杭州市西湖区副区长、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管委会副主任黄春雷告诉记者,保护西溪湿地,开头只是作为“以水网沼泽为特征的湿地型风景区”来进行规划设计,偏重于旅游景点的经济效益。对此,专家们意见有分歧。部分专家提出,湿地应采取全封闭、全生态环境的保护模式,如同自然保护区一样。但有专家提出,这样的保护模式不适合西溪湿地,因为它在保护的同时忽略了西溪特有的城市农耕次生态湿地的属性。

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主任陈克林考察西溪后提出,西溪湿地更适合走湿地公园的发展之路,在保护和合理利用之间找到平衡点。

陈克林的思路得到了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的认同。他多次考察西溪湿地,已对湿地的特质、属性、风格非常了解,当他看见陈克林的意见后,立刻批示同意。

于是,国内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西溪之胜,独在于水”,“水在村中,村在水中,人水交映,变化无穷”。综合保护工程启动后,除对保护区建筑进行拆迁外,工程的一大重点是改善湿地水质,对区域水源污染进行监测,并从疏浚、截污、配水、生物治理四个方面入手,改善了西溪湿地水体环境和水体质量。

西溪湿地具有多姿多彩的动植物资源,这也是综合保护的重点。区内被划定生态保护、生态恢复、历史遗存3个保护区,设立了湿地科普展示馆和3个生物修复池,将西溪湿地中生态环境较好、最精华、最具湿地特色的区块实行相对封闭保护,三大生态区域和生态恢复区面积达3.25平方公里,约占一期保护工程总面积的94%。同时,加强地形整理,整理坍塌塘堤,对383个鱼鳞塘实行了保护,通过增加水、陆关系的变化形式,优化植被配置,设置水禽栖息地以及人工鸟巢等设施,使更多动植物能在西溪找到生存、繁殖地。

西溪湿地保护还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和民俗文化的延续。综合保护工程通过开展西溪风情调研等活动,收集了民间家具和农具900余件,合理安排渔事、养蚕等农事活动,保护好当地居民长期生活劳作而形成的农耕文化、乡土田园文化,并通过寻访和恢复历史文化遗存,发现了越剧首演地陈万元古宅等数处有文物保护价值的老民宅建筑,挖掘保护了一批碑刻、浮雕、历史典故和传说,论证命名了一批匾额、船名、桥名,并编纂出版《西溪纪胜》和西溪文化系列丛书。

2005年5月,湿地公园对外开放,游客数量被控制在每天3000人左右,并按照这一指标,配备游船、游步道等旅游服务设施。

2005年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西溪湿地正式列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黄春雷告诉记者,作为试点,湿地的管理立法正在报批过程中,生态修复、管理等各项措施正在逐步规范。“通过探索和实践,我们发现,西溪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平衡点,就是要做到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利用,通过适度利用实现更好的保护。”他说。

一种因地制宜的保护模式

世界上关于湿地保护的模式有两种:基金保护和政府保护。西溪模式是第三种模式。三种模式哪种更适合中国国情?

黄春雷认为,基金保护模式,其资金来源于社会,是国外比较通行的一种保护方法,但这种模式一般只能保护规模较小的湿地,这一模式在中国行不通。

政府保护模式适用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在我国也有难度。政府保护只是一种核心区的有限保护。我国29处湿地保护区均采取这种模式,但如今都陷入窘境,举步维艰。

西溪模式却在湿地保护中率开先河,它结合西溪湿地的实际,以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协调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加强科普教育和环境检测为重点,通过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发挥生态效应;通过开展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等多方面的知识教育,发挥其社会效应;通过加强立法等办法,正确处理好可持续利用效应,最终实现人与自然、政府与群众、历史与现实、保护与利用相和谐,走出一条保护与利用双赢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模式。

西溪模式,跨越地域的名片

西溪模式成功的实践与探索使湿地生态功能不断恢复,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示范效益为杭州市的发展注入活力。

绿“肾”效益:森林是城市的“肺”,而湿地是城市的“肾”。湿地的存在,对于维护杭州的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状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今西溪的水质已经逐渐恢复到三类、四类水质,湿地的保护,使西溪周边地区的水质、空气、生态都明显改善。

国家林业局有关专家面对建成的西溪湿地非常惊讶:一是西溪湿地完成了完全的生态保护,面积占94%,利用面积只占6%;二是西溪湿地公园不是以商业为目的,仅仅作为生态旅游,提供服务设施。这样的举措是值得其他各个城市所学习的。

国际湿地公约秘书处亚太事务高级顾问雷光春表示,西溪湿地文化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西溪湿地公园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其地位、责任已远远超出了其作为杭州市城市湿地公园的定位,其成败关系到中国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大局,同时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他说:“我深信,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将会不负众望,成为中国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典范。”

目前,西溪湿地已被中国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被国际休闲组织授予“休闲创新奖”。西溪模式的成功探索,使西溪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瞩目的焦点。

链接

■湿地公约(全称为“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于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的拉姆萨尔签订。它是一个政府间公约,是湿地保护及其资源合理利用国家行动和国际合作框架。到2005年为止共有缔约方147个,有1524块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湿地国际创建于1995年,由亚洲湿地局、国际水禽和湿地研究局和美洲湿地组织三个国际组织组成。湿地国际宗旨: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研究,信息交流和保护活动,维持和恢复湿地,保护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造福子孙后代。

■1992年,中国加入湿地公约。到2006年,我国已经建立了各种级别的湿地保护区473个,国际重要湿地30处,已有45%的天然湿地纳入保护区范围,得到了较好保护,黑龙江扎龙等30块湿地被列入《湿地公约》的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