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六网”建设在肥城

2006-07-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汪哲 我有话说

山东省肥城市实事求是,扎扎实实解决农村、农民急盼的几件实事。近几年重点抓了“六网”建设。

一是“路网”。肥城山区、丘陵面积占了三分之二,“行路难”是农民群众的“第一难”,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市委、市政府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2003年以来,共计投入10多亿元,新建和改造公路1320多

公里,“五纵五横”市乡道路规划提前五年完成,全面实现了乡镇通二级路、村村通等级路,形成了干线公路、市乡公路、“村村通”公路相互连接、四通八达的网状格局。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了100%,自然村达到了95%。

二是“水网”。肥城是贫水地区之一,由于打深井需要较大投资,很多村群众曾经一度只能吃“皮水”。近年来,大力实施“农民饮水安全工程”,制定了分年度推进的计划,采取“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社会化供水”的办法。目前,全市已有500多个行政村的700多个自然村、60多万农民吃上了“卫生水”,分别占行政村的91%,占农村人口的88.2%。

三是“林网”。肥城林业资源比较丰富。按照“统一规划、适地适树,多元投入、明晰产权,先易后难、注意实效”的原则,三年新植各类树木3000多万株,其中速生丰产林2500多万株,基本完成了平原林网、村镇“四旁”和部分宜林荒山的植树绿化,平原林网化面积75万亩,山区绿化2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8%。该市有个庄头村,原来是个集体经济空壳村,他们集体统栽统管了8万棵速生杨树,成材价值达2000多万元,每年树木轮伐的收入就有200多万元,群众自栽自有的近百万棵。植树造林,既有生态效益,也成为增加集体和农民收入最牢靠、最现实、最容易办到的路子。

四是“卫生医疗网”。肥城把农村卫生医疗事业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不断调整完善市乡村医疗网点布局,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展到497个,有488个分布在乡村。大力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达到了60多万人,占农村常驻人口的99%,受益农民达20多万人次;还在市财政建立了农村医疗救助基金,对患重大疾病、花费较高的农村特困家庭给予一次性救助,并逐步推进市乡村卫生医疗一体化管理,尽快构建起一个让群众“求医方便、看病省钱、报销快捷”的“医疗网”。

五是“社会保障网”。随着农村计划生育“一孩化”家庭的增多和独生子女逐步进入婚育期,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影响,现在农民群众养老及生活保障的愿望越来越迫切。肥城按照“城乡保障项目基本相同,保障标准基本趋同”的原则,一是努力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全市已经有25万多农民群众参加了养老保险,占适龄参保农民(20―60周岁)的66%,农保基金达到了5400多万元。力争到2010年农民参保率达到80%以上。二是完善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是建立农村五保老人联保供养机制。四是建立对农村特困家庭的救助机制。五是探索建立对城中村、镇中村农民的住房、就业、养老保险三项保障机制。

六是“社会化服务网”。肥城加快推动“三个延伸”,即行政审批和法律服务向乡村延伸、商品市场连销经营向乡村延伸和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向乡村延伸,目的是尽快地让农民群众能够更多享受到像城里人一样的社会公共服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