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做一辈子好事的共产党员

2006-07-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马跃华 我有话说

“一个人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有近50年党龄的王树先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着这句话。他的一生做了数也数不完的好事,甚至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王树先走了,村民们无不痛心疾首。

把希望留给别人

6月18日凌晨,两百年一遇的洪灾向福建龙岩市永定县抚市镇里兴村袭来,山洪很快在溪边的笃庆楼和隔壁的汉兴楼之间形成湍流,一浪一浪往上蹿,严重威胁着土楼的安全。最先发现这一紧急情况的是正在楼下清沟堵水的74岁的王树先,他并没有第一个跑到后山去避难,也没有第一时间跑回家中唤醒妻儿,而是立即通知群众转移。他冲上屋顶大声疾呼,唤醒村民。

100多名群众在王树先的喊声中逃生了。等他跳下屋顶,洪水已经漫到他的膝盖,这时他发现与他同住在一幢土楼里的18名老弱妇孺还困在里面。面对滔滔的洪水,王树先当机立断扳断木窗栏,引着他们从窗户爬出去,逃到山上。由于窗户离地面有1米多高,窗户小、人数多,只能一个一个走。他先抱起一个4岁的小孩往窗外推,一个、两个……最后才是自己受伤的老伴。当体力透支的他最后一个爬出窗外时,看到毗邻的另一幢土楼门前还有3位老人在无助地求救,他又毫不犹豫地扳住另一扇窗户冲过去。这时,一股巨浪扑了过来,把他卷走了。获救的村民眼睁睁地看着他消失在茫茫的水中,悲痛不已。紧接着,汉兴楼塌了,笃庆楼也坍了大半。两栋楼里的132名村民除4人外,其余得以逃生。

6月19日中午,乡亲们在永定河城郊乡东溪河段找到王树先的遗体……

把好处让给别人

在整理王树先老人的遗物时,大家发现一本老人亲手写的50多页《自传》。《自传》里记录着他从少年时代、军旅生涯,再到复员回乡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生历程。其中记录着这么一句话:“在人情交往中不想占便宜,宁愿吃亏自己,从不想得到别人施舍。”这一思想也一直影响着他以后的路。

1965年,王树先退伍回乡。从那时起到1975年,他一直担任生产队会计,账目做得清清楚楚,年初做好预算,年终公开结算,从不为自己谋取私利。王树先家庭有困难,但领救济时总是先想到更困难的群众。每次队里分回销粮时,他总是让给乡亲们。1975年开春,上级下拨一批回销粮到大队,村里老支书王淮喜知道树先家里粮食不够,就留50公斤指标发给王树先,可王树先说什么也不肯收。他说:“村里比我困难的群众还很多,这粮应该给他们。”

凡是对人民群众有利的事情,他就义无反顾地带头干,这是村民对王树先的评价。去年12月,侄子王忠文想出钱替王树先装修一下破旧的房子,王树先建议他把钱拿出来修桥,结果王忠文捐了1万多元。王树先不仅自己捐出了2000元,又让孩子带头捐资,然后再走家串户募款。不到半个月这座投资3万多元的小桥就建好了,解决了村民出行的大问题。

把快乐带给别人

改革开放后,王树先虽然没再担任村干部,但作为党员的他,处处以身作则,主动热心参与村里的大事小事。

村民们说,王树先为人正直,办事公道,是德高望重的义务调解员。谁家有红白喜事,邻里间发生纠纷、宗族间产生矛盾、兄弟间有隔阂、婆媳间有嫌隙,人们总能看到他忙碌其间的身影。一次,原村里吴某与王某因为猪肉款发生了纠纷。王树先得知此事,把双方当事人都叫到家里好言相劝,经过一番入情入理的劝说和疏导,终于让一场干戈化为玉帛。在他的影响下,他所住的土楼里20多户人都和睦相处,从不争吵;房门也不用上锁。

王树先每天义务打扫楼舍公共卫生,一扫就是40多年;每天他还要帮邻里乡亲做许多家务。84岁的孤寡老人吴桂英亲切地称王树先为“弟弟”。她哭着说:“我从没见过这么大的洪水,‘弟弟’把我救出来后,又去救别人。‘弟弟’平时总是帮我做饭煮菜,帮我抽水提水,生病了帮我拿药。”连日来,一想起王树先,吴桂英就难过得吃不下饭。她常常到王树先的坟前,思念这位比亲弟弟还亲的“弟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