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为走出一条重点跨越、整体提升的办学之路,为使“三海一核”办学方略在办学实践中落实丰富,精心谋划了“主体超越、整体升级”、“创新推动、打造品牌”、“高端引领、集成优势”等一系列特色发展战略,将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导向“三海一核”、人才培养面向“三海一核”、科学研究指向“三海一核”,推
战略一:“主体超越、整体升级”,学科专业建设导向“三海一核”
以“三海一核”领域的国家战略性需求为牵引,学校集中优势、重点投入、重点突破,努力使服务于“三海一核”领域的主体学科率先实现跨越。
瞄准“三海”,“九五”“211工程”期间,学校重点建设了现代船舶设计与制造、水声工程、船舶惯性技术及其导航设备、船舶与海洋工程特辅装置与系统、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船舶动力工程等6个重点学科项目,完成其下所属的32个实验室建设,推动6个重点学科整体建设层次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主要学科接近国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锁定“三海一核”,“211工程”“十五”期间,学校果断决策,将核能工程与辐射防护学科列入重点建设之列。2005年12月,我国高校首个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在“三海一核”办学方略和办学实践相互推动中诞生;2006年4月,学校深入我国迫切需要发展的深海油气勘探和技术开发领域,成立深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重点跨越和引领未来的战略高度,凝炼重大方向;从整合国际资源的宽广视野,汇集高层次队伍;从基层学术组织的机制创新,构筑高水平基地。这一系列主动占领重要战略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制高点的新的实践,成为学校“三海一核”办学方略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
经过多年的建设积累,学校学科体系现已形成鲜明的优势与特色:学科专业覆盖了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全部二级学科,以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为龙头,相关学科整体配套、相互支撑,“三海一核”领域主体学科整体上具备了国内领先、向国际先进水平冲击的实力。同时,相关学科在长期为主体学科提供支撑的过程中,与主体学科相互配合、交叉、融合,开辟新的发展方向,形成了特色和比较优势。如传统机电学科向船舶先进制造技术方向发展,并在水下作业工具技术方面形成优势;信息与通信学科在水下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对抗等方向上形成特色;材料学科在船舶防腐技术方向上形成增长点等。
依托“三海一核”的优势特色学科,学校发展和建设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本科优势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等专业被评为国防重点专业,自动化等8个专业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2005年,我校船舶与海洋工程本科专业率先通过了英国皇家造船学会评估,成为国内唯一通过国际认证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轮机工程本科专业通过英国轮机工程科学与技术学会的考核认证,毕业生培养质量在国际上得到认可。
优势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也带动了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以杨士莪院士、徐玉如院士为代表的一批“三海一核”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长期致力于本科生教育培养工作,其中导航专家郝燕玲教授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船舶内燃机专家张文平教授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船舶控制专家刘胜教授、光纤技术专家苑立波教授、微波技术专家赵春晖教授当选为黑龙江省教学名师,《微波技术》课程获国家级精品课程。
战略二:“创新推动、打造品牌”,人才培养面向“三海一核”
哈尔滨工程大学确立的人才培养品牌是:我国船舶工业一流工程师和企业家的摇篮,国防科技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高层次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
为满足“三海一核”领域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学校积极谋划构建研究型教育体系,全面推进“创新推动、打造品牌”的人才培养战略,不断改进和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和专业实践锻炼,加强国防和爱国主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使学校成为我国“三海一核”领域最大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对“三海一核”主体学科专业的学生着重强调专业素质的全方位培养,精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认知能力。学校与大连造船重工、沪东中华造船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共建实习基地67个,与中广核集团、青岛北海船舶重工等多家单位合作定向培养毕业生,注重专业实践培训,缩短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期。特别是“三海一核”主体学科专业师资、设备、项目等优势,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创造了良好条件,学生们直接参与科研项目,“三海一核”直接对应专业的毕业设计100%的选题来自相关领域,相关专业与“三海一核”领域直接或间接相关的选题也达50%以上。
对于基础和通用专业的学生,学校在培养方案中体现了面向“三海一核”开展通识教育的思想。设置了“船舶工程概论”、“海洋经济学”“核技术应用”等特色类通识教育选修课;学生自办的阳光论坛、博导讲坛等科技论坛活动邀请的校外名家报告中50%以上均与海军、海洋、船舶和核专业有关;每年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课题有50%以上与船海有关;每年一届的“五四杯”科技作品竞赛等活动70%内容与海洋有关。这些引导性措施,为人才培养面向“三海一核”提供了有效途径。
作为海军选拔培养后备军官依托院校,学校国防教育和国防生培养工作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前列。学校始终将国防教育作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个人成长成才教育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激励广大学生“为船、为海、为国防”刻苦学习、成长成材的信心和力量。学校毕业生在海军系统就业率近10%,海军国防生选拔报名人数和实际录取人数历年在非军事院校中都是最多,被海军政委胡彦林上将喻为“不穿军装的海军院校”。2005年,学校被总政治部表彰为“全军接收培养和使用地方大学生工作先进单位”。
“九五”以来,学校为国防工业特别是“三海一核”领域输送了1万多名高素质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近50%,毕业生以“分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赞誉,多次获得国防科工委“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并获得核工业集团“毕业生人才贡献奖”。每年海军、舰船、核工业系统等几百家用人单位专程来校,使得我校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具备了特色的优势和竞争力。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船舶、动力、水声、核技术等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一些专业毕业生连续多年一次就业率达到100%。
战略三:“高端引领、集成优势”,科学研究指向“三海一核”
以“三海一核”领域国际科技前沿和国防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围绕国家战略高技术研究、重大科技计划和重大科学问题,加快在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中形成“高端引领”能力。
多年来,在政策导向、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支持下,学校特色技术领域发展迅猛,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取得了诸多标志性研究成果。先后有潜艇结构设计规范、某型减摇鳍、某型深潜救生艇、某型中小型舰艇组合导航系统、核潜艇造水系统水位调节器等几十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发明奖。国防装备方面,在杨士莪院士主持和领导下,海洋环境参数获取、矢量声学传感器、水声通信、水声探测等技术具备了突出的技术优势,形成了高端引领能力。徐玉如院士主持研制的水下智能机器人以及边信黔教授主持的特种水下机器人,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主导着相关武器装备研究发展的方向;郝燕玲教授主持开发的舰船导航设备、王芝秋教授组织研制开发的柴油机调速和噪声控制等舰船型号产品已经形成了明确的、稳定的强势地位;海洋开发方面,水下作业技术和水声定位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已经或即将应用于海洋工程和海洋资源探测领域,学校自主设计的“万向II”40kW座海底式潮流电站标志着我国在可再生海洋潮流能源开发技术领域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核技术方面,核动力仿真技术在国内取得了优势地位。
“三海一核”领域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辐射、拉动了相关学科科研能力不断提升。学校主持的智能水下机器人项目涵盖了船舶、动力、导航、控制、信息、通信、机械、材料等绝大多数学科,发挥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学校建筑工程学院参与的水下超高速运动体动力学、机电学院参与的某大型舰船项目、理学院与水声学院合作的光纤水听器技术、材料化工学院的船舶防腐技术、经济管理学院的船舶工程管理等研究方向,都建立了与“三海一核”主体研究方向相互配合、优势互补、支撑发展的良性互动,形成了主体与相关、基础与通用协调发展的“三海一核”特色科学研究体系。目前,学校在研项目总数的80%、总科研经费的90%都直接或间接与“三海一核”领域有关,“九五”以来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种奖励的科研项目总数85%以上来自于“三海一核”及相关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