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新发明创造,41名中小学生新获小院士称号
●小院士善于动手,在有目的性的“玩”中发明创造
●鼓励孩子们从小事做起,比动辄想登月、航天更重要
“自己动手,享受快乐”是“小院士”成功的关键(资料图片)
7月31日,第四届“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评选活动揭晓,41名中小学生获得这一“荣誉称号”。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已众人皆知,而“小院士”是一种什么称号?什么样的孩子能当“小院士”?
小院士是些什么样的孩子
新获“小院士”称号的孩子都爱“玩”,都善于“动手”,同时也正是这两个特点使他们成为科研好手。
广州的“小院士”钟浩源家庭比较困难,一家人住在18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每逢假期,他就从华南师大附中赶到广州荔湾区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技中心有一间狭小的创作室,桌上堆满了车床、磨器、锉刀、木件等工具。钟浩源说:“我一进入这里,感觉就很舒服,看到这些工具,就有种想拿起来摆弄的冲动。”从小学三年级起,钟浩源跟随荔湾少年宫的陈志豪老师搞发明创造。从那时起,钳子、焊枪、锯刀成了他最喜欢的“玩具”。而他的所有发明创造,都是靠这些“玩具”造出来的。
上海格致初级中学“模型组”出了两位“小院士”,而两名“小院士”在参加“模型组”前,成绩都不是最出色的,按老师的话说,他们只是中等生,甚至是中等偏下的水平。当模型组最初组建时,后来成为“小院士”的陈亦萧萧加入这个组只是为了“有地方可以玩”。
也就是为了“玩”,陈亦萧萧几乎每个双休日都扑在了制作自己的作品上,在准备作品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现成的零件,必须要自己去寻找替代品,有时候下手稍重一些就必须重作。耐心、沉得住使陈亦萧萧最终取得了成功。但令人吃惊的是,许多同学因为无法忍受制作过程中反复重来,失败两三次以后就气馁地把模型扔在一边了。
福建厦门六中的吴清凉是“优秀科技指导教师”,他说:“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向学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更有必要向他们传播创新的理念。要把死知识激活,最好的办法是引导学生从解决日常生活小困难开始,自己动手,在有目的性的‘玩’中解决问题,即使没有发明和创新,对他们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也至关重要。”
小院士的“科研”是为了解决“小问题”
在“小院士”的作品中,多数是针对生活中小问题,也就是这些被成年人认为“微不足道”的问题,成了孩子们的攻关课题。
来自上海的蒋天羽,其发明“会吃垃圾的机器鱼”的过程,就足以说明孩子们的科研是为了“解决现实小问题”。
2001年初的一天,蒋天羽去上海外滩游玩,发现河水中漂浮着不少垃圾。她想:要是有一条“会吃垃圾的机器鱼”该多好啊!在老师的指导下,她用泡沫塑料、小电动机等材料做了一条漂亮的“会吃垃圾的机器鱼”的模型。2001年4月,“会吃垃圾的机器鱼”在上海青少年科学创意大奖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后来,她的这个发明申请了专利。2002年1月,蒋天羽代表上海市少先队员赴北京参加“杉杉杯全国少先队体验教育活动”展示,获得了展示活动一等奖。靠着这条“鱼”,2004年6月,蒋天羽被中国少年科学院评为“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
“小院士”王一丹也是从“解决身边小困难”着手,逐步成为一个发明家的。他现在已经有6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并七次获国家级奖励。王一丹的第一项专利“清洁油瓶”,是在帮助妈妈做清洁时,发现装菜油的瓶子外表有很多油汁,一沾上灰尘,难以清洗;放到什么地方,就污染什么地方,十分麻烦。有没有办法让瓶子在倒油时不会再粘到油?他开始对油瓶进行仔细的观察、比较并反复进行试验,在对油瓶进行了一番小小的改造后,难题得以解决,他的发明也由此诞生了。
江苏科技特级教师陈长明说,孩子都有独特的视角。“小院士”身上真正发光的不仅仅是一两个发明,而在于他们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联想力。像诸多的生活不便,很多大人都习以为常,没有人会想到要去解决问题,而“小院士”们却想到了,这很值得人们思索。
中科院院士陈桂林认为,部分学校被文化考试束缚了手脚,忽略了科技这一块;而“重视科技”的学校,也像科研单位一样重视“论文”,重视“宏观”,却对“小打小闹”不去支持。这种风气影响之下,有些创造力本来很强的孩子,动不动就想登月、航天、彻底解决人类某个问题。其实,学校应当鼓励孩子们从身边小事情做起,从解决小困难着手,这既是他们的能力所及,也符合“循循善诱”、逐步引导的科学精神。
尊重孩子们的好奇爱问特性
在前不久上海召开的校长论坛上,不少校长提出,学校要适当“留白”,不必过多告诫学生们“不准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学生潜力不能靠外力挤压,而应当给他们留出自由想象的时空,尊重他们好奇爱问的特性,使之萌发探究的欲望。
中国少年科学院成立时,中国发明协会副会长张开逊被聘为“专家委员会委员”。对于少年儿童的“创新”,他认为:“应当首先鼓励孩子们投身观察自然,在‘志愿观察’的基础上,动手制作,只有这样,创新之泉才可能从人们的心灵里涌出。”
中国科学院院士薛永祺也指出,学生从小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值得提倡。但科学不能急功近利,有些学校为了拿奖,成果出来后不修改,不升级,拿着一个作品参加一项又一项的评选,为名利考虑得过多。在过程中老师参与成分过多,学校应该为学生学习科学创造环境,而不要包办代替。
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中学学生张广辰是安徽目前唯一的“小院士”,他说,老师的正确引导对我的发明非常重要。1998年春节,张广辰家的水表冻坏了,水流得到处都是。张广辰想:如果有一种不怕冻的节能水表,那该多好啊!辅导老师利用科技活动时间带他参观了蚌埠供水总公司水表计量所。他说,实地参观是“防冻水表”问世的前提!
对于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兴趣,曾培养出两名“小院士”的上海格致初级中学的张育心老师认为:“培养一个学生就应该关心他的发展模式是不是最适合他。孩子有想法,老师必须鼓励,而且要主动配合。如果为了功利性目的培养孩子,只能事倍功半,更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有专家指出,“小院士”称号固然能够激励孩子们参与创新的积极性,但一定要对孩子作有效引导,避免孩子们由此对自己产生过高期望,觉得自己高人一等。那样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同时也违背了设立“小院士”的初衷。
“小院士”带动了崇尚科学之风(资料图片)
“小院士”得到“老院士”的鼓励(资料图片)
链接
■“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是全国少工委、中国少年科学院为引导和鼓励少年儿童学习科学家精神、热爱科学、参与科普实践活动而设立的最高荣誉称号。2006年第四届“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评选的宗旨是:交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成绩和经验,培养少年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少年儿童的科学素养,推动少年儿童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发展。
■1999年中国少年科学院表彰了首批13名小院士,2000年表彰了104位小院士,2004年表彰了50位小院士,2006年表彰了41位小院士。
■中国少年科学院是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于1999年2月8日在北京创建的以6岁―16岁少年儿童为服务对象,以少年儿童校外教育阵地为依托,以鼓励少年儿童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培养少年儿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质,丰富活跃少年儿童课余生活为目标的功能性社团。
■中国少年科学院的主要任务是:建设面向校内外和社会办科研机构的科技教育培训基地;组织科普专家培训科技师资;通过开展科技培训、科技实践、科技竞赛和科技争先活动,向全国少年儿童普及科技知识,发现培养优秀少年科技人才;开展少儿校外科技教育理论研究;开展国内外少年儿童科技创新交流活动;传播世界最新科技成果。(辑自中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