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青少年科
在第2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不少评委表示,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和动手能力让他们感到惊喜,很多项目真正体现了孩子们的创新精神。但是不排除一些参赛项目明显超出了中学生现有的能力,孩子们在其中的贡献度值得怀疑。
记者在创新大赛上注意到,在进入决赛的项目中,一些选题非常艰深,如涉及到纳米、克隆、基因转化这样的高科技,研究方法和手段也超出一般中学生在校能够学到的知识。本届大赛评委、澳门大学教授冼伟光在看过参赛项目的书面材料后表示,有的参赛项目水平非常高,做得非常完美,但这其中有多少是参赛选手自己完成的,有待进一步考察。
记者了解到,少数家长千方百计把创新大赛当作跳板,为了孩子能获奖甚至不惜花钱买项目、请“枪手”、聘请专家教授指导等,使孩子们的创新活动变得很“功利”。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牛灵江表示,创新大赛结果和高考挂钩与中国高考制度的改革有关。每年大概有150至200名学生符合免试上大学这一条件。不否认个别家长和指导老师想把这条路变成一条捷径,但这只是极个别情况。
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潘厚任已经担任了5届大赛评委。他认为,不管成人们出于什么目的,青少年的科学创新是非常纯真的,这就要求大赛保证更加公正的同时,还应特别保护孩子们对科学创新的热情。
大赛评委、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院长方道曾也表示,应充分相信青少年的创新能力,但也必须考虑到参赛项目是否真实可信,因此大赛设立的“封闭问辩”阶段,与孩子面对面的交流显得非常重要。
按照创新大赛的规则,每个参赛项目的作者都要接受4至6位评委面对面的提问。评委以此了解项目的实际水平和参赛学生对项目的实际贡献。
“现在大赛的规则每年都在完善,也在向国际同类大赛学习,保证这项活动的健康发展。”牛灵江介绍说,今后创新大赛还将进一步完善,为培养真正的创新人才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