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以文学的方式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6-08-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杨承志 我有话说
农村题材的文学创作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特别是五四新文学发生以后,农村、农民更是占据了文学的前台位置,对农村与农民的表现伴随着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立的全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先驱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使农村成为中国革命的根据地,而农民则成了中国革命最可靠的同盟军,在中国革命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
用,农民在文艺中的面貌以及作家表现农民的角度与传统相比也因此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他们身上,人们能感到一种崭新的精神气质。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展开,农村经历了土地所有制的深刻变革,这场运动动摇了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根深蒂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生产与生活观念。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农业、农民、农村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建设,特别是工业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那个年代,农村题材文学创作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塑造了一大批性格不同的代表了那个变革时代的各种类型的农民典型形象,使农村题材的创作在中国新文学以来占有了无可比拟的地位。

江苏的农村题材文学创作从新文学时期至今已经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占了重要的地位。从叶圣陶到高晓声、汪曾祺、张弦、沙白、庞瑞垠、赵本夫、杨守松、再到范小青、苏童、毕飞宇等,一代代作家致力于农村题材创作,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再现了中国农村百年的变迁史,见证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伟大进程,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充满时代气息、内涵丰富、性格鲜明的农民典型。江苏大地滋养了江苏文学,江苏文学也在江苏的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农村与农民受到文学的特殊关注,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其重要根源在于中国社会的变革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农民。没有农民的参与,革命难以成功。同样,没有农业的支持,就难以完成工业化改造。而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就不可能真正实现。这就是中国的社会革命、中国现代化与农村、农业的互相依存的内在逻辑关系,也是农村题材文学创作何以兴盛的历史必然性。由此看来,农村题材文学创作仍具有历史的内在要求和坚实的现实基础。中国的现代化、特别是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还远没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还是在农村。如果说整个20世纪是农业支持了中国革命和工业建设,那么,到现在可以说中国社会已开始意识到并以国家行为来启动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在这个世纪背景下,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战略决策。可以预见,在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强大保证与有力推动下,农村将经历巨大变化。毫无疑问,这对农村题材创作是一次新的机遇,我们有理由期待文学艺术创作深刻反映这一历史进程,塑造出新的农民形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帮助农村实现社会的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也可以说是文学艺术之于时代无法替代的历史作用。

新形势下的农村题材创作对于文学界,形成了新的挑战。其一,我们面对着的,是一个由众多经典农村题材作品构成的强大文学传统,这带来了创新和超越的难度。其二,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新,城乡交流日益频繁。过去通常想像的农村、农民如今已经大不相同。我们如何能够在写作中避免对新一代农民的简单化、脸谱化,如何写出这一群体的真实性、丰富性,的确是一个难题。其三,相比较而言,现在真正深刻了解农村、农民且专心致志于农村题材文学创作的作家少了,农村不再是创作与接受的焦点,相当多的文学力量都拥挤到城市以及时尚的写作上。目前,农村题材的作品不管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与全社会对“三农”的关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形势,与广大农民对自身生存状况的诉求,与农村精神文化产品的客观需求都很不相称,特别缺少思想深刻、艺术精湛、能传之久远的力作。一些农村题材的文学作品缺乏对农村与农民的人文关怀,对农村与农民所面临的许多现实问题缺少真知卓见,所塑造的文学形象缺乏新时代的气息,不少作品迎合流行的趣味与西方对中国农村的想象,渲染贫困、苦难、保守、短视,这些问题和现象正在引起文学界的高度重视。

结合现实,总结自新文学以来中国农村题材文学创作的经验,有规律值得借鉴。经验与规律之一:要坚持深入生活。一个作家如果不深入生活,不接触农村,想要写好农村是不可能的。在农村题材文学创作方面有成就的老一辈作家,为了写好农村和农民,长年与农民一起生活,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高晓声是江苏新时期农村小说的杰出代表,他在回顾自己的创作道路时说:“几十年来,我同他们(指农民)朝夕相处,休戚相关,患难与共,利害一致,血脉相通,我了解他们就像了解我自己,我写他们,也就像写我自己。所以,无论写他们的努力或消沉,喜悦或哀愁,温饱或冻馁,信仰或习惯,真诚或敷衍……我都反映出了真实的生活。”这样的创作经验值得我们去借鉴。如果要创作出反映当下建设新农村的扛鼎之作,我们的作家就需要沉下去,投身到这个火热的生活中去。只有坚持深入农村生活,才能建立起与农民的感情,也才能真正地走进农民的世界,才能充分地表现农民改变农村面貌、建设新农村的创造精神,发掘他们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未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表现他们身上蕴藏的深厚的乡土情怀和道德精神,表现他们掌握自己命运、维护自己尊严的人格精神,表现他们适应时代发展、追求文明进步的进取精神,表现他们的新气象、新面貌、新作为。

经验与规律之二:要坚持有深度的思考。江苏的著名作家陆文夫曾经形象地说,文学创作的“胜负如何,是靠两条腿决定的。一条腿是生活,一条腿是对生活的理解”,“对于创作来说,光有生活而没有对于生活的深刻的理解,那就等于没有生活”,而“没有对于生活的理解是形不成作品的。理解得肤浅不会写得深刻,理解得一般不会写得独特。”可见思想、思考与发现是多么重要!现在,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站在一个全新的背景下去思考农村与农民问题,农村不再是过去的农村,农民也不再是过去的农民。我们一方面要探讨已经走上现代化之路的新农村的成功之路,以及他们对中国农村发展的贡献,探讨新型农民的思想情感与精神风貌,同时,又要关注中国农村的不平衡,城乡的复杂关系,以及中国农村内部各种矛盾,看到中国农民包括走进城市的农民工们在物质、精神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并且给出我们的回答。当年高晓声塑造陈奂生、李顺大时就是想通过他们提出一系列问题,以“引起人们更加广泛的注意和研究”,即使在当时,陈奂生、李顺大们面临的困惑不但不能说已经得到了解决,而且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高晓声曾幽默地说那已经是陈奂生、李顺大下一代人的事了,而这不正是我们要一步步去思考的吗?毫无疑问,我们的作家应该在新农村的建设中拥有丰富的思想准备和艺术准备,有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结构和对复杂的社会现象的判断力,发现和描绘代表农村进步方向的人物与事件,揭露和批判农村社会生活中传统的沉疴痼疾与新生的腐朽堕落,再现当下农村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与生活真相,给人以鼓舞,同时也给人以警醒和启示,给人以心灵上的冲击和震撼。

经验与规律之三:要坚持特色创新。有成就有影响的作家都是富有个性、坚持独创、坚持创新的。农村在变,农民在变,读者对农村题材文学创作的欣赏标准与艺术需求也在变,如果我们在艺术上固步自封,以传统农村题材创作的审美范式作为创作的取向,不仅不能真正地反映当前的现实生活,也不能满足人民,包括农民对文学的美学需求。我们要处理好创新与传统、与生活的辩证关系。农村题材的作品一定要有农村的色彩,农村的味道,要有鲜明的特点。江苏的著名作家汪曾祺被誉为“风俗画家”,就是因为他以传神之笔写出了高邮等苏北里下河地区乡村的风土人情,他说“‘人情’和‘风土’原是紧密关联的。”农村的风俗与农村的民间艺术是联在一起的,它们一同构成了农村的文化形式,它们都是我们创作可以借鉴的对象。以江苏为例,江苏农村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学艺术资源,如山歌、民歌、童谣、民谣、民间故事、民间说唱和民间戏剧等等。另外,江苏还是戏曲大省,各种地方曲种异彩纷呈,许多传统曲目都是以农村生活作为表现对象。江苏又是民间艺术大省,绘画、剪纸、泥人、紫砂、扎染等民间工艺。所有这些,不但真实地表达了广大民间百姓的心声,体现了深刻的民本思想,而且典型地体现了农民的艺术创造精神,浓缩了民间的艺术形式与艺术精神。我们要虚心学习,广泛汲取。中国自古就有采诗的传统,民间的文学艺术始终是我们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以博大的艺术襟怀,海纳百川,融现代与传统于一体,才会创造出伟大的作品,也才能满足人民不断变化着的审美需求,才能真正为人民所喜闻乐见。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