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空中定格祖国河山

2006-08-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温庆生 本报通讯员 夏群良 朱仕伟 我有话说

趴着的身体蜷成一个大大的问号,眼睛紧贴取景框……从“两弹一星”实验场的勘察,到大兴安岭森林的覆盖率测算;从我国首枚远程运载火箭试验的航摄,到第一代中华版图和军事地图的普测,总参某航空摄影测量中队数十年飞翔于蓝天白云之间,用镜头在空中定格祖国河山,为我军航空摄影测量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航摄中队遇到天敌

1993年秋,三峡工程进入了实质勘察阶段,然而,三峡库区的水文、地貌等资料仍然欠缺,选址、移民等诸多工作无从展开,因此,对三峡库区进行测绘已迫在眉睫。但三峡库区高山林立,山峰陡峭,不可能进行人工实地测绘;卫星测量虽然快捷,但精确度不够;航空摄影测量成了唯一的选择。

受命出征的是总参某航空摄影测量中队的王明海和杨海斌,空军某航测团刘继才机组担负飞行保障。长江流域水气大,航摄中队遇到他们的天敌:淡积云。航摄靠天吃饭,一旦空中云层密布,就会使航摄照片的清晰度和准确性大打折扣。

怎么办?航摄师们仔细研究了库区的天气变化和规律,发现每天下午1、2点钟的时候,经常会有一段短暂的空隙可以工作。王明海说:“既然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就要学习蚂蚁啃骨头。”为了捕捉住稍纵即逝的战机,航摄师们天天在飞机上等待时机,把吃饭的时间也省略了。在“消灭”掉几百袋方便面后,航摄师们仅用一个月就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后经有关部门统计,依据航测中队提供的地形、水文、地貌资料,仅移民经费就为国家节约2.5亿元。

多年来,中队先后在500多个测区作业,航摄国土面积累计800多万平方公里;飞行近万架次,共计58000多个小时;如果把使用过的胶片连接起来,约有34座珠峰那么高。

仿佛竹竿一伸就能捅到飞机

光学、机械学、电子学、航空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小小的航摄舱,堪称集众多高技术的“科技方舟”。

航摄中队加速技术创新的步伐――开发成功航线设计与监视系统,实现了航拍相机和飞机领航的一体化,提高拍摄效率;首次运用动态GPS技术在高原地区进行航摄,被誉为我军航摄史上技术与装备的重大飞跃;参与专用航测飞机的改装和定型工作,结束了我国航测飞机依赖进口的历史……

从黑白照片到彩色照片的广泛应用,从机械化设备到光、电、机一体化仪器,自主创新,把航摄中队打造成为了一个拥有先进装备和高新技术的精英团队。近日,随着新一代航摄仪器的配备使用,航摄中队将实现数字化作业。

一切都在变,不变的,是官兵们数十年如一日的细致入微。在卫星遥感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航空摄影之所以仍然是获取地表信息的重要渠道,主要原因就在于其精确性。为了取得符合要求的大比例尺精确照片,飞机在黄河流域低空飞行,镜头下方走过一个农夫,仿佛他把手中的竹竿一伸,就能捅到飞机!

上了飞机没别的想法

上个世纪80年代末,随着我军信息化建设的提速,这支神秘的劲旅,从空军某航测团转隶总参某测绘信息技术部队。十多年来,他们完成中苏边境、中老边境、青藏铁路、京九铁路、长江三峡、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重大航摄任务。

坐在飞机上按快门是什么感觉?航摄师张海波说,一旦遇上气流,就像在最烂的路上飙车,眼睛被相机检影器框撞得又青又紫,那是常事。

31岁的张海波印象最深的,是2001年执行浙江南部某县城的航摄任务。那是个四面环山的县城,东面最高的山峰海拔1200多米,不仅大大高出了航摄的允许飞行高度,而且正好位于飞机进入和退出航线的必经之路上。这次事后被他形容为“特技表演”的飞行是这样进行的:一关上相机,飞行员立即拉起飞机迅速爬高,同时急速转弯绕开最高的山峰。窗外山上的树木和岩石近在眼前,机翼似乎马上就要挂在树梢上了,飞机已完成转弯,再次对正航线。又一个俯冲,猛地下降200米,进入工作高度。“心提到嗓子眼”的张海波,顾不上调整失重的感觉,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拍摄,拍摄……

“上了飞机没别的想法,该死该活,就那样了!”航摄师施国庆说。

新闻链接世界上第一张空中摄影照片,是1858年法国人操纵巨大气球拍摄的;而第一张具有真正军事意义的航空照片,是1909年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在训练意大利海军时,在飞机机翼上安装照相机拍摄的。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第一台航空摄影机的问世,航空摄影测量便成了20世纪以来大面积测制地形图的最有效的快速方法。以至于在遥感卫星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航空摄影测量仍然以无可比拟的精确性在军事测绘领域占有重要位置。

现代意义的航空摄影测量,是以飞行器为平台,利用专用的摄影仪器对地面进行拍摄,获取影像资料,再经过加工处理、计算分析和测绘,制作成各种测绘成果。航空摄影是整个过程的基础部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