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构建“群山型”的海洋研究团队

2006-08-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冯永锋 我有话说
 
同济大学“古环境研究”创新研究群体依托于该校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翦知?为学术带头人,以郑洪波、周祖翼、王汝建、邵磊为研究骨干,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为学术顾问。主要成员有李前裕、刘传联、成鑫荣、刘志飞和吴国?等。他们通过良好的国际合作,利用国际深海钻探上获得的高质量样品,海陆结合,成为古海洋与古气候研究方面的重要力量。

研究古海洋倡导“海陆结合”

“中国的海洋地质研究的优势就在海陆结合。尽管我们做的许多材料都来自海底,但海底的沉积物不少来自陆地。山体风化剥蚀后经河流输送或风力运送到了海洋,层层沉积下来,几千万年上亿年以后就是一本厚厚的‘地质历史书’。反过来,地球是个整体,海洋的许多变化会在陆地形成‘记忆’,因此,拿同时代的陆地上的沉积物与海洋的沉积物进行对比,能得出很多有趣的结论。”在解释海洋研究为什么要“海陆结合”时,翦知?说。

创新群体的研究骨干、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院长郑洪波刚从青海湖钻探取样回来。他说:“从地质学、古环境学的角度来讲,中国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重要的‘科学问题’区,因此很受相关学科的科研工作者的重视。中国的海洋地质研究刚刚兴起,我们这种‘海陆结合’的方式‘从源到汇’,‘以汇溯源’,有利于大家从更广阔的视野来展开研究,所得到的结论也往往更加符合‘科学真相’。”

翦知?透露,创新群体刚刚引进一个博士后,主攻“数字模拟”。“我们的研究成果可以与她的数字模拟成果进行对比和参照。地质学研究要善于与新技术结合,这样能够在群体中形成有机的互补。我觉得,一个团队不是一座山,而是山系,是浑然一体的群山,大家各有各的壮观和秀丽,协作而不内耗。”

通过国际合作提升研究水平

作为上世纪70年代新兴的学科,古海洋学和板块学说一起被视作“深海钻探的一对孪生姊妹”。我国开展深海研究起步晚,对于没有经常性科研经费来源的高校科研组来说,难度更大。因此,从形成之初,该创新群体就很注重开展国际合作,现在,他们不但经常“走出去”,而且经常“请进来”。

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国际海洋地质界开展了“深海钻探计划”(DSDP)和“大洋钻探计划”(ODP),美、日、德、英等20余国和地区参加,是迄今地球科学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把地质学从陆地扩展到全球,导致地球科学一次又一次重大突破。1999年,ODP第184航次展开了“中国海首次大洋钻探”,当时汪品先院士是首席科学家,翦知?也参加了这个航次,得到了许多“国际水平”的材料。翦知?说:“别小看这些材料,地质学的研究与材料的质量息息相关。国际合作中的这些钻探取样水平很高,有时候能钻探到海底以下数百米至上千米深处的岩芯。这些样品每1寸都是‘古地质史书’的重要档案。有了高质量的材料,后期高水平的分析和理论研究才有可能。”

进入21世纪,“新世纪大洋钻探计划”(IODP)计划启动了。它为国际学术界构筑起新世纪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平台。IODP的钻探船增加到两艘以上,钻探范围扩大到全球所有海区,钻探深度增加,研究范围从地学扩大到生命科学,产业界也开始介入。我国与美国、日本、欧盟是该计划的4个成员国,而中国办公室就由这个创新群体来主持。

解读“地质历史书”要有技巧

拿到了国际一流的材料后如何解读呢?

翦知?说,海底里沉积着地球的各种记忆,把这些“记忆体”钻探取样后,需要通过先进的仪器进行高分辨率分析。“我们没有船,野外装备不行,国际合作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这些困难。目前我们在室内分析上、在古海洋和古气候研究方面达到了世界水准。科学家拿到手头的这些岩芯、化石其实都是‘地质历史书’的页码和页码上的信息,解读这些信息有多种方法。首先可用测年、古地磁法、同位素地层法和生物地层法等对样品的年龄进行断代。现在我们的研究时间分辨率可以达到10年等级。有了确定的年代,只是明确了这本书的页码,而页码上附集的信息也需要采取多种手段。我们有一些高端设备,能够快速检测出样品内各种元素的含量、同位素组成等。年代和成分搞清楚了,再进行延展研究就容易了。我一直在研究有孔虫,那是一种浮游生物,死后沉积在海底。通过分析其骨骼中钙的稳定同位素,能得出它们活着时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然后再由此推断当时海洋与大气环流的状况、海水的碳‘生产力’状态等。再进一步,配合其他的研究手段,能够还原古代某个时段的全球气候条件。我们这个群体偏重于南海、太平洋一带的研究,分析研究从这些地方的深海沉积物里提取的古气候信息,有助于预测、构建地球整个气候演变的规律。有了规律,也许就能预测什么时候气候干旱或潮湿,季风何时来以至‘厄尔尼诺’和上海的‘梅雨’季节如何变化等对现代社会有帮助的结果。现在,我们的研究领域又拓展了,比如深部生物圈的研究、在分子水平上将地质学和生物学结合都在我们的研究视野内。我们都觉得,研究越做越有味道。”

在以翦知?(前排右二)为学术带人的创新群体中,成员们都觉得研究越做越有味道。资料图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