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加法”是增长 “减法”也是增长

2006-08-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袁祥 我有话说


8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作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实施情况的报告。王新庆摄

能源资源严重短缺而能源

浪费惊人

“近年来能源消费急剧增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最大制约,直接威胁国家经济安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今天在这里深怀忧虑地说。然而,“与能源短缺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能源浪费惊人。”

今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的情况表明,我国能源形势相当严峻,节约优先的方针没有得到落实,节能工作远不适应我国能源短缺的基本国情,远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

8月25日,李铁映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此次执法检查情况时,援引一系列数字指陈惊人的能源浪费。他说: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只有33%,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左右;2003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1倍;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世界的4.4%,而煤炭消费占35%以上,原油消费占7.8%(按当年汇率计算)。近年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不降反升,按2000年价格计算,2002―2004年分别为1.30、1.36、1.43吨标准煤/万元,2005年与2004年持平,今年上半年同比上升0.8%。“十五”期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之比)年均为1.04,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值。据测算,如果今后15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年均控制在1.0,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将超过50亿吨标准煤,这是我国根本无法承受的。

因为,我国是一个能源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7%和7.1%,储量比较丰富的煤炭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按目前探明储量和开采能力测算,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可采年限分别只有80年、15年和30年,而世界平均水平分别是230年、45年和61年。

2005年我国煤炭产量达21.9亿吨,比2000年翻了一番,仍不能满足需要。石油净进口量由2000年的0.76亿吨,迅速增长到2005年的1.43亿吨。能源消费急剧增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最大制约,直接威胁国家经济安全。

经济增长目标层层攀比而节能目标却空谈应付

从检查情况看,节能法贯彻实施和节能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体制不适应;政策不配套;结构不合理;技术支撑不到位;法制不完善。检查组认为,上述情况和问题的形成,有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客观因素,但首先是思想认识方面的主观因素。

李铁映指出,与实践要求相比,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对节能的认识还有很大差距,对节能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有的同志反映,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对预期性的经济增长目标层层攀比,对约束性的节能目标却空谈应付;有的认为抓节能是“花钱打水漂”,只投入不产出;有的认为抓节能费力不讨好,难有政绩,存在畏难情绪;有的认为这是将来的事,现在顾不上;还有的认为节能主要是市场行为,政府不应介入。

他认为,凡此种种思想都是错误的,也是有害的。节能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竭泽而渔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畋而明年无兽”。目前这种高耗能、高污染、高浪费、低效益的发展模式,这种“竭泽而渔”的发展已难以为继,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必须实现向高效、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转变。

从历史上看,一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都出现过人均消耗4吨标准煤的发展阶段。但是,我国有13亿人口,人均能源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本不可能以每年消耗50多亿吨标准煤的代价来推进工业化。我们只能也必须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较低的能源消费增长实现我国的工业化、现代化。“这无疑是巨大的挑战。”李铁映这样说。

李铁映认为,从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到节能节约,不仅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大调整,而且是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身关系的重大调整;不仅是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而且是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发展不应是单纯的经济增长,不应是能源资源的巨大消耗和浪费,不应是环境的巨大污染和破坏,不应是吃子孙的饭、断子孙的路。发展应该而且必须是可持续的,应该而且必须是节能环保的,应该而且必须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中国只能走节能环保的发展道路,这是基于我国国情得出的必然结论。

“加法”是增长而“减法”也是一种增长

“节能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必须节约,节约才能增长。增长与节约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李铁映强调指出:我们追求的是“节约型的增长,增长型的节约”,是增长与节约相统一的经济增长方式。

他说,“加法”是增长,“减法”也是一种增长。如果在“十一五”期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的节能目标,按经济增长7.5%测算,2010年当年可以节约6.2亿吨标准煤,这些节约量又可以多创造6.3万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按2005年价格计算)。同时,节约减少了环境污染,节省了治理污染的成本,又是一笔双倍的财富。这是多么巨大的经济效益!

李铁映表示:节能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和突破口,是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反过来说,只有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节能目标的实现。节能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技术进步是有机统一的。

据有关部门测算,如果我国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一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降低一个百分点,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可以相应降低一个百分点;如果高技术产业比重提高一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比重下降一个百分点,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就可以降低1.3个百分点。

“节能是一场改革”。这位曾经的国家体改委主任如是说。他指出:发展节能型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本身就是一场深刻的改革,必然要求经济体制、管理体制、法律制度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变革。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经济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对节能的关注支持是不够的。在新的形势下要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

改革必然涉及现行利益关系的调整。节约能源资源作为一场改革,不仅涉及国家全局的利益,也涉及企业和个人的利益;不仅涉及宏观管理,也涉及微观运行;不仅涉及经济生活,也涉及社会生活,牵一发而动全身。李铁映举例说:我国供热体制改革进展比较缓慢,从局部看,供热按面积收费,用户没有节能的积极性,同时,改革又会影响一些方面的既得利益;但从全局看,供热体制改革的徘徊不前,已直接制约我国建筑节能目标的实现。

李铁映同时表示:“节能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他认为,节约型社会不是由市场自然形成的。市场很难全面反映节能的真正价值,很难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在世界上能源资源也从来不是完全靠市场配置的。实践表明,节约型社会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由政府主导、法律强制和社会参与共同形成的。

他强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鼓励节能,大幅度提升高耗能、高浪费的成本,支持节能产品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这些都是政府的职责。据调查,2003年我国各级政府机构能源消费总量达6300多万吨标准煤,是能源消费的重要部门。“建设节约型社会,政府机构必须带头节能。”李铁映的语气愈加坚定。

面对严峻的能源形势,今年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降低20%,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以法律文件的形式,将节能确立为必须完成的约束性目标。

执法检查组建议:一定要坚决完成“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五年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的节能目标。为此,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建立以节能为导向的财税价格政策体系;建立以节能为导向的市场准入制度;严格节能目标责任制,实行节能工作问责制;建立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降低政府机构和建筑领域的能耗。同时要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并尽快修订节能法。

“节约能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关系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关系子孙万代的幸福发展。”在报告的最后,李铁映以特别坚定的语气说:“节约是一种经济增长方式,更是一种国家发展战略;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文明。让我们迎难而上,不断推进节约能源的崇高事业,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一个文明优美、繁荣富强的和谐家园。”(本报北京8月25日电)

链接

■根据2006年执法检查计划,全国人大常委会于今年5月组成执法检查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组先后听取了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建设部、交通部、质检总局、统计局等部门的汇报,分成五个小组赴天津、山西、新疆、重庆、湖北、河南、河北、内蒙古、浙江、吉林等10个省、市、自治区了解情况,并对工业、建筑、交通、民用等领域的节能情况做了专题调研。

■目前,我国工业能耗占全国一次能源消费的70%左右,其中钢铁、建材、化工、石油加工及炼焦、有色金属等高耗能行业占到了工业总能耗的69%。同时,高耗能的一般加工工业生产能力过剩,产业集中度低,小企业多,技术水平不高,增加了能源消耗。

■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为主,不可再生能源在生产和消费总量中分别占92.1%和92.7%,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使用比例偏低。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潜力很大,风能可供利用的装机容量约10亿千瓦(目前只开发了0.13%);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年日照时间在2200小时以上;每年可用于能源使用的农作物秸秆资源量约1.5亿吨标准煤;林业剩余物资源量约2亿吨标准煤;油料植物和能源作物潜在种植面积可满足年产5000万吨生物液体燃料的原料需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