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教育思想,在古今中外教育史上源远流长。已有的文献表明,和谐教育起源于古希腊的雅典,指健美体格和高尚道德的结合。最早全面阐述和谐教育的著作是柏拉图的《理想国》,柏拉图认为应通过德、智、体、美诸因素使受教育者养成“身心既美且善”的人。之后,亚里士多德提出适应自然的和谐发展思想,使和谐教育思想
就我国而言,和谐教育的理念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孔子,孔子所说的“成人”就是“仁”、“智”、“勇”,“三达德”的统一。王守仁则较为明确地提出了和谐教育的内涵――教育要“开其知觉”、“发其意志”、“导之以理”,简而言之,就是使受教育者“知情”、“意情”得到协调发展。近代教育家蔡元培也明确提出教育要“以世界观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要进行体、智、德、美四育和谐发展的教育”。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作用,如何将和谐发展理念融入教育,使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出应有的重要作用,是一个重大而崭新的课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和不断探索。
和谐社会的提出赋予和谐教育新的内涵。在新形式下,我们所说的和谐教育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原理。马克思主义从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出发,研究社会与人的发展规律,提出了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强调要使全体社会成员的智力和体力在生产过程中,多方面地、充分自由地、协调地发展,使人们成为“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能通晓整个生产关系的人。”马克思还特别指出,作为一个“完整人”,在经历由低级到高级若干发展阶段的任何阶段上都应该和谐地、全面地发展而不是畸形地、片面地发展。教育应使个人劳动能力充分自由地发展,是人才能与品质的多方面的发展,是个人和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以及个人与社会协调统一发展。因此,我们所说的和谐教育应该是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下,站在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层面上阐述和实施和谐教育。
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社会发展和人自身需要是辨证统一的,只有把满足社会需要同学生自身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之和谐,学校教育才算真正贯彻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探索和谐教育,目的在于把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优化组合,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才。具体而言,我们所说的和谐教育有着具体的内涵和外延。其外延是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表现为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其内涵是以和谐个性为目的的和谐育人,表现为创新教育和思政教育。就和谐教育的外延而言,是追求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这是和谐教育的基础。教育公平有利于增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和谐社会的子系统,教育公平被视为实现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具有筛选社会成员的功能。在目前经济生活和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地位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下,教育公平能给人们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和上升的通道,有利于平和社会心态,促进社会和谐。目前我国教育不公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教育机会不公平――教育资源地域发展失衡,入学率城乡差别过大、性别差异过大,收费过高;教育过程不公平――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差距过大;教育结果不公平――高考录取地区差距过大,招生腐败抬头。因此,可以从解决以上三个方面出发,构筑和谐教育的基石。就和谐教育的内涵而言,是以和谐个性为目的的和谐育人,表现为创新教育和思政教育,其内涵在思想、目的和方法手段上与和谐教育有着高度的统一性。创新教育源于美国教育家杜威“做中学”的思想,具体而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在创新意识的引领下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创新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创新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奉献精神、合作精神;创新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行为,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新知。实现创新教育,要以学科为中心,将分割知识教育转向整体知识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把教育教学从以培养学生记忆力、观察力等智力因素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使它们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要优化学生素质结构,突出分层教育;要确立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评价理念,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突出创新教育特色。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下进行的,学生要真正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生力量,还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作者系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