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布拉格已有了初秋的凉意,然而,国际会议中心会场却热闹非凡。
几天来,关于如何定义“行星”概念的争论一直在大会代表中持续升温。最终方案直到投票日的前一天才确定下来。方案5A根据性质不同将太阳系天体分为行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方案5B则主张在除冥王星之外的八颗大行星前加注“经典”一词,
2500名天文学家中,具有投票资格的代表只有424名,因此会场显得并不那么拥挤。大会组织者在过道设置了6个麦克风,方便随时准备提出意见的代表发言。
当地时间24日14点20分,大会正式开始。负责方案制定工作的主持人、牛津大学天文学家约瑟琳首先对大屏幕上出现的5A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当她提出“请表决”时,与会代表“唰”地举起手中的黄色选票,表示赞成的占了绝大多数――通过!约瑟琳女士脸上泛起了如释重负的笑容。接着对决定冥王星命运的5B方案进行解释和投票。她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道具,一只代表冥王星的迪斯尼卡通玩具狗普鲁托(与冥王星PLUTO同一个词),一个代表大行星的蓝气球和一把伞。如果通过“经典”行星的5B决议,那就等于给冥王星开了后门,呵护它继续与其他它大行星排列在这把大伞底下,保留“行星”的称号,否则意味着彻底将冥王星从“九大行星”行列中剔除。此时,与会代表都被约瑟琳女士浅显、幽默的比喻逗笑了。表决开始:持赞同意见的选票纷纷举起,显然没有赞成5A方案的人多。接下来,持反对意见的代表举手,哗!比赞成的人多!会场气氛顿时热闹起来――冥王星被驱逐出太阳系“九大行星”之列!
大会休息,鱼贯而出的代表们脸上仍然洋溢着兴奋的表情,为这个天文学历史上的进步而热烈交谈着。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主席埃克尔先生对记者说,明确行星定义这点非常重要,同时制定出以冥王星为原型的矮行星类别,也是一个进步。这样就可以在将来定义其他太阳系的天体。定义工作还会继续,现在有150多个天体正等着我们呢。来自法国的天文学家帕斯卡尔则对记者说,将冥王星“降级”并不是什么改变,而是一项科学的延续过程,因为很长时间以来冥王星都被看做与其他大行星不同。
然而,为何还将“矮行星”称做“行星”,而不是以其他名字命名,在与会代表中仍存在争议。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一名新西兰记者向行星定义委员会成员宾泽尔提问说,为什么固定电话和手提电话都叫电话,而“矮行星”却不是行星?一席话引得在场的专家和记者哄堂大笑。宾泽尔答道,长期以来,行星概念深入人心,但这只是一个泛泛的概念。如果老师让课堂里的30位学生写下行星的概念,会有30种答案;如果让天文学家来答,则会出现更多答案。因此,给行星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很难。这不仅是科学问题,也是文化、历史问题,把冥王星类天体仍称为“矮”行星,是为了科普的需要。
看来,科学问题不只包含科学的概念,还包含文化、历史、社会,甚至更多。(本报布拉格8月25日电)
图为行星定义委员会成员宾泽尔在投票。本报记者任鹏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