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一位家住校外的教师因为堵车在上课铃声响起2分钟后赶到了教室,不仅受到全校通报批评,还失去了当年教学质量优秀奖的参评资格。这只是陕西师范大学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的一个小插曲。在陕西师范大学,“学生为本,质量第一”永远是必须坚持的基本理念,以此为基础,学校形成了以“三级三类”教学评估为主体的
始建于1944年的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建校60多年来,培养了10多万名毕业生,为国家建设特别是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西部教师的摇篮”。这些成就的取得,都得益于陕西师范大学多年来对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的高度重视。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陕西师大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教学质量优秀奖评估方案》、《陕西师范大学教学委员会工作条例》等一系列制度与政策,并长期坚持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出国访学、住房分配、津贴发放等方面向教学倾斜,学校每年都要对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业务考核,对在各教学环节以及管理服务工作中违反规章制度的有关人员,严格按照规定予以处理,从而有效维护了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工作的高效运行,提高了教学质量。校党委书记和校长除了亲自为本科生授课、作报告外,还经常通过听课、检查、座谈等方式,现场指导本科教学工作,并与院系领导建立联系制度,拓宽信息沟通渠道,保证了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学校每两年评选一次优秀教学单位,每年评比产生30名教学质量优秀教师,3名校级年度教学标兵,累计三次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的教师,授予“教学标兵”称号,全校涌现出了25个(次)校级优秀教学单位,5个(次)教学工作进步奖获得单位。近三年来,有7人因上课迟到或早退、监考迟到或未到等被全校通报。在教师考核和职称评定中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和“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在经费投入上,确保了学费收入的25%用于教学,2005年超过了30%;在教学条件方面,改造、新建了一批教学行政用房,满足了人才培养的需要。目前,学校已形成领导重视教学、教师热爱教学、管理服务教学、科研促进教学、后勤保障教学的良好风气。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陕西师范大学在加强学生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的同时,把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适应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作为教育教学工作新的目标追求,开始启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改革。1996年制定的《陕西师范大学关于加强教学工作的意见》对教学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组织保障、制度建设和日常工作等各个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使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步入了以实现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新阶段。经过全校师生为期一年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大讨论和认真思考,1999年5月,学校形成了《关于深化教学改革的意见》,从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养、业务素质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了全面科学的规划,制定了人才培养质量的规格和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改革思路,并把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教学质量高低、判断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工作得失成败的根本依据,为培养高水平人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制度基础。
2001年,陕西师大在《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是陕西师大始终不懈的追求目标。2005年,陕西师大新一届领导班子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对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提出了明确的质量目标,要求教学管理工作要通过有效的引导和服务,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应有的发展,要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培养基础知识牢固,社会适应性强,综合素质高的新型人才。
在二十余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在“学生为本,质量第一”的办学理念指导下,陕西师大一直把教学评估作为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1982年,陕西师大率先成立了“教学质量评估研究组”,建立了校、系两级教学质量评估组织,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经过几年的辛勤努力,初步建立起了一套教学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1988年10月,在教学质量评估组的基础上,组建了学校教学委员会,委员会由校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负责,下设教学质量评估和教材建设两个分会,主要任务是检查全校教师教学质量,评选教学质量优秀成果;制订教材建设规划,评选优秀教材;论证并实施课程建设计划。1990年至1991年,学校设立“中青年教师教学质量优秀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先后对85%以上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全面检查。以“三级三类”评估为主体的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体系,对于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十五”以来,陕西师范大学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7项,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9部,有6部教材获省级及其以上优秀教材奖,2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18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12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名牌专业,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和数字与传媒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