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北大幼教中心: 关爱特殊儿童一个都不能少

2006-09-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范文清 王烁 我有话说
语言表达能力差、害怕社会交往、不听老师指令……这样一位患有高功能自闭症的孩子,现在已经与正常孩子一起进入小学学习,并能基本适应学校生活。据北京大学幼教中心主任王燕华介绍,到目前为止,幼教中心入园的特殊需要儿童,80%以上的症状都得到了明显改善。是怎样一种学前教育帮助这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最大程度地向正常儿
童靠拢?他们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走进了坐落于北大燕东园和蔚秀园家属区内的北京大学幼教中心。

以全纳教育为理念

北大幼教中心有十多名特殊需要儿童。“良好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我们让这些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在普通班里过尽量正常化的生活,也就是随班就读,这体现了一种叫做‘全纳教育’的全新教育理念……”全纳教育理念认为,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需求,学校应全面接纳有各种需要的学生,反对歧视。王主任说:“我们原来在面对特殊儿童时,往往主张给他们特殊的关爱,送他们去专门学校,但若用全纳教育的理念来衡量这种做法,会发现这其实是一种教育领域里的不公平现象,它剥夺了特殊儿童接受正常教育的权利。”

从2004年开始,以全纳教育理念为指导,北大幼教中心与中央教科所、北大心理系及北大第六医院合作,为在园的特殊儿童制定了科学的管理和干预方案,使北大幼教中心的全纳教育逐步规范化、科学化。2004年底,北大幼教中心成为四家“北京市残障儿童随班就读实验基地”之一。现在,中心已经探索出了一条以“正常化”为指导思想、以“优势放大”为教育理念、以“随班就读”为形式、以“三方立体”(专业治疗、随班就读、家庭干预)为模式的全纳教育道路。

以家、园、社区三方配合为基础

为特殊儿童提供一个正常化的环境,缩小他们与正常孩子间的距离,一直是北大幼教中心追求的目标。

王主任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有自闭症的孩子曾不时表现出打人、抓人等激烈行为,以往所有老师被这个孩子弄伤后都采取包容忍让的态度,有个大男孩被他抓伤脖子后眼泪都流出来了却不反抗。后来老师们渐渐意识到,这样的包容其实反映出一种非正常化的心态。“正常化”不仅仅是周围物质环境上的正常,更重要的是大家应该以面对普通孩子的心态来对待这些特殊孩子,这样才能为他们营造出一个正常化的精神、人文环境,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群体生活。

为了给特殊儿童创造一个正常化的生活环境,北大幼教中心将专业治疗机构、幼儿园、家庭相结合,努力推行早期干预方案。他们充分利用高校社区丰富的人文和科技教育资源,请专业治疗机构的专家教授对在园的特殊儿童进行诊断、分析和评估,对每个孩子的生活背景做了详细调查,并建立个人档案。中心还安排幼儿园教师进行专门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工作,并和专家、家长一起为每个孩子制定计划。

以爱心搭建自信的桥梁

北大幼教中心的老师们从“爱”字入手,对特殊儿童实践着“爱的情感教育”。

年轻的马老师在家中是独生女,从小父母没碰过她一个指头。一次马老师被一名闹情绪的特殊儿童扇了两个耳光,可是她并没有因委屈而丢下这个孩子不管,仍然耐心地哄他、教育他,直到孩子情绪稳定下来。保育员李老师像妈妈一样疼爱着班里的两个特殊儿童,这两个孩子已经四五岁了,大小便仍不能自理,每次去厕所时,李老师都耐心地手把手教他们。而每次这两个孩子见到李老师也都像见到妈妈一样抱她、亲她,呼唤她的名字。

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下,孩子们也都积极为这些特殊儿童提供帮助。有的特殊儿童下楼不方便,其他小朋友就会自觉走过来领着他;有的特殊儿童玩攀登游戏有困难,其他小朋友就会马上站到旁边扶着他。这样,残障儿童渐渐地不再依赖老师的帮助而是融入了同龄人的生活圈,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王燕华主任向笔者说:“在北京市教委和海淀区教委的支持下,北大幼教中心目前走在了智残儿童教育的前沿。我们的宗旨是,关爱特殊儿童,一个都不能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