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商账追收的“饮鸩止渴”形象(图)

2006-09-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山峰 我有话说
上月,参加北京某技术培训中心商账追收师培训的学员“满怀喜悦”地拿到了《全国统一职业培训证书》,成为国内第一批“持证上岗”的商账追收师。据说,在就业市场上,这些商账追收师颇受欢迎。有预计说,在短期内
,我国商账追收人才的缺口在10万人左右,而在未来十年内这一缺口将达到百万。

中国需要100万名商账追收师,好个庞大的市场。按照某商帐追收联盟透露的数字,当前我国国内企业间的债权与债务总计高达10万亿元。虽然此数据来源不清楚,但7月7日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清理拖欠工程款电视电话会议也透露,全国建筑企业通过中国工程建设信息网上报的2003年年底前已竣工项目拖欠工程款共1860亿元。建筑企业拖欠工程款,显然远远不是“国内企业间的债权与债务”的全部,但1860亿元的巨大数字也足以让我们警醒,难道中国真到了百万商账追收师南征北战的时代了?

商账追收师在中国经济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又怎样起作用?透过近年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真实案例我们可略见一斑。据绍兴市媒体报道,目前该市注册的企业咨询、调查类的公司有10余家,尽管这类公司的经营项目上没有一家是涉及讨债的,但在实际运作中,这些公司中的不少业务就是讨债。一旦讨债成功则按比例提成,比例标准由账龄和讨债的难易度决定。一位老板向媒体透露,他从事讨债这一行已有5个年头,一旦有活就招呼手下的“兄弟”一起干。他还透露,干他这一行的不少人都进了监狱,他之所以至今还安然无恙,主要是能很好地把握好讨债时的分寸。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且需不断完善的今天,该怎样解决困扰企业的“收款难”问题?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文件中,我们发现了这样的表述:“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在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市场经济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世界各国的探索成果。比如,美国是世界上信用交易额最高的国家,但美国人并没有大量雇佣“兄弟”来防止拖欠。其信用管理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是:每个人都有一个终身无法伪造的社会安全号,政府部门、银行与公司客户都可以通过这个号码在网络上查询公民的信用记录。当一个人的信用不良时,其记录上会有所显示。当个人信用破产时,他不能出国旅游,不能使用信用卡,不能享受贷款服务,不能购买高档商品……

2000年6月15日,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出“关于取缔各类讨债公司严厉打击非法讨债活动的通知”指出:讨债公司“助长了有法不依的行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开办任何形式的讨债公司。笔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上述规定并未过时。如今,面对一时难以解决的“收款难”问题,倘若忽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增强社会信用意识”这个本,而痴迷于什么商账追收师,这不仅是舍本逐末,更是饮鸩止渴――因为,连有合同保证的合法生意都无法收上帐来,这为国家明令禁止的讨债生意又怎能令人信任。倘若收到一笔巨款后,商账追收师携款潜逃了,讨债公司人间蒸发了,委托方是否需要再雇佣另一家讨债公司去追这一家?如此追来追去,中国何止需要100万商账追收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