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在勉强能够通过的山路上颠簸而行,翻过4个山头后,漫山青翠中,一点鲜红远远地跳入眼帘,那是一面飘扬着的国旗。它预告着:太阳山就要到了。在那面国旗下,记者见到了此行的采访对象。外表瘦弱的他缓缓地讲
走进大山深处
1974年,从江西共产主义大学云山分校毕业的邹有云,成为黄岭村小学的一名民办教师。他的学生中,有一些就来自太阳山。太阳山位于赣西北柘林水库库区深处。那时候,这一带的孩子们到黄岭村小学上学,一个来回就是30多里路,山路崎岖陡峭;一到库区洪水季节,道路被淹没,孩子们就无法上学。1973年,当地政府曾在太阳山设起教学点,但是,教学点换了6名代课老师,却没有谁能坚持下来。
一件事改变了邹有云的人生轨迹。他的家在雷头山,一位同村妇女向他讲述,刚读一年级的女儿,因为上学路途遥远,只去了一次就说什么也不肯去了。“当时正是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我,使我从村小走向了大山深处的教学点。”邹有云说。
驻守深山32年
教学点开办之初,只有12名学生。
一天,邹有云无意中看到一个女孩趴在窗外听课。下课后,他找到那个女孩:“你这样喜欢读书,为什么不来学校上学?”女孩伤心地哭起来,说爸爸妈妈不让她读书。当天夜里,他来到这个女孩子的家里。
女孩的父亲说:“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不读也罢。再说,家里也困难。”邹有云连忙说:“男孩女孩都是宝,关键要把书读好。如果是钱的问题,我给你垫上,你明天就送女儿来学校吧!”32年来,经过邹有云挨家串户做工作,太阳山一带的适龄孩子做到了该上学的“一个都不能少”。
太阳山教学点是“一师一校”模式。在山民们的眼里,邹有云既是老师,又是炊事员,还是维修工。在村小当老师,他只要教一个年级的课程,而在太阳山却要进行复式教学,教四个年级的全部课程。
孩子们早上出门至傍晚放学回家,这一整天都交给了老师照管。学生上学时衣服被雨水打湿,邹有云就生火帮他们把衣服烤干再上课;遇到下雪,在接送学生的路上,邹有云总是走在前头,当“开路先锋”。
邹有云笑着说:“我的生活像一只座钟,每天的弦都绷得紧紧的。”――早晨不到6点起床,和妻子一起忙家务,料理好体弱多病的父母。7点钟带着本村的几个孩子出发,翻过3个山头,走8里山路赶到学校。上午四节课,中午先给学生热饭,接着自己做饭,然后抓紧时间批改作业、备课,有时还要到山林中去打柴。下午三节课,到下午4点放学,再带着本村的学生往回赶。到家后,抓紧时间干农活,直到天黑才进屋。吃过晚饭,又得准备第二天的课。
常年在山路上来回奔波,一个学年下来,大约要走1600多公里,邹有云已记不起磨穿了多少双解放鞋。
艰苦与欢乐的交响
从45元到668元,这是邹有云32年来月工资的变化。每月668元,是他2003年由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的工资数,在此之前,每月的收入最多时也只有280元。
这些年来,能不能安于清贫坚守在太阳山上,对邹有云来说,的确是一个考验。有些亲朋好友劝他:“你原来学过医,干脆跟着你舅舅去行医,别在学校里苦熬了。”还有人开导他,去湖里捕捞银鱼,一天就能赚100多块钱。一度,邹有云思想斗争很激烈,他太需要钱了,儿女上大学的学费给他带来了很大压力,但他终究还是选择了坚守。
“我留在太阳山,孩子们就有欢乐,我也有欢乐。清晨,虽没有音乐伴奏,没有标准的升旗台,但我和孩子们一起把五星红旗升上了晴朗的天空,嘹亮的国歌响彻了整个太阳山;课堂上,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如叮咚的山泉,让我心旷神怡;下了课,孩子们和我一起唱歌、奔跑、跳跃,那情景让我心醉。细细数来,从太阳山教学点出去的孩子已有20多人先后上了大学。有人问我图个啥,我图的就是山区孩子有个好前程,山村有个好面貌,山民能过上好日子,自己能当个好老师!”邹有云说。(图为邹有云在课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