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共同组织的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与上一次(2000年)的调研结果相比,我国学生各年龄组的视力不良检出率均有所上升,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呈明显上升趋势,如小学生为31.67%,初中生为58.07%,高中生为76.02%,而大学生则为82.68%。
在发布会上,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杨贵仁还透露了其他令人忧虑的数字,我国7岁到22岁汉族学生中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以城市男生为例,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13.25%和11.39%,城市女生的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8.72%和5.01%。农村男女生的这两项指标相比于2000年也呈明显上升趋势。此外,与我国学生营养状况不断改善,形态发育(身高、体重、胸围)等项指标持续提高相对照的是,我国学生的肺活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素质水平却在呈下降趋势。
这是一组让人忧虑的数据,它反映出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孩子们的身体状况却下降了?为什么现代化的电器设施在开阔孩子们的视野,扩大他们知识领域的同时,又直接导致孩子们的视力下降?为什么随着营养的增加,我们的“小胖墩”队伍也扩大了?
专家们指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而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长时间玩游戏机、上网、看电视又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同时,营养过剩、缺乏体育锻炼也助长了上述现象的滋长。数据表明,有20.9%的家长不支持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有66%的学生每天运动时间不到一小时。
据了解,针对以上现象,有关部门已经提出六点改进措施,其中包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切实把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探索实现体育教育目标的科学方法和途径,调动学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等。如果我们的教育部门和学校真能把这些措施落实到实处,对改善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肯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问题是,我们的教育部门能将这些措施落实到实处吗?这才是问题的关键,需要各界人士进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