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史哲学部首批荣誉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32年生于北京,1955年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至中国科学院文学
研究所(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古代小说、戏曲研究。著有《红楼梦版本探微》、《曹雪芹祖籍辨证》、《夜话三国》、《红学探索――刘世德论红楼梦》、《明代散文选注》、《魏晋南北朝小说选注》等,主编《古本小说丛刊》、《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古代公案小说丛书》、《三国演义学刊》等。发表论文二百余篇。
果然是研究版本学的专家,和刘世德先生聊天,话题看似随意,细细想来,却都与“版本”有关,且句句直指现实。
关于读书,他说:“现在年轻人有个缺点,不是静下心来读原著,而是喜欢听别人讲故事,当做消遣。现代人看电视、吃快餐,多方便。可是,老吃快餐也不利于健康啊!书的好坏只有通过原著方能有深刻体会。”
关于“讲红楼”、“品三国”的热潮,他说:“普及古典名著当然是好事,不过前提是要从文本出发,如果离开文本进行主观、片面的解释,既不符合作者原意,也不是文学研究的正确方法,难免有误导和哗众取宠之嫌疑。要是讲完之后提醒听众一声就好了:有时间最好还是读读原著。”
关于学术研究,他说:“现在年轻人做学问不愿意积累资料,基本功不扎实。”一位英国学者看到一篇研究《聊斋志异》的论文,曾跟我说,他能料到,那位作者的书桌上只有一部《聊斋志异》,别无他书。我跟学生讲,首先要看很多书,然后才能有独到见解;论文不仅写给当代,也写给后人,争取五十年后还有人来看你的论文,了解你的观点。以前何其芳先生曾说,“研究人员一年有一篇论文达到公开发表水平就算不错。”可现在,一年一本书都写出来了。
这么说,刘先生是不是“食古不化”、跟不上时代、净发牢骚的“老夫子”呢?非也非也。刘先生与时代和年轻人决不隔膜,从年轻人心理到时代特征乃至重拍《红楼梦》海选演员,他都了解,也不乏理解:“我也知道,年轻人忙,研究者要评职称、报成果,难免有点人心浮躁、急功近利,这是时代的通病。”刘先生挠着脑袋,仿佛一脸踟躇。那怎么办?就这么“坐以待毙”吗?刘先生不。板脸说教不如因势利导,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他用自己的方式在进行古代小说的新实践。
他在现代文学馆作讲座:《西游记》是怎样成书的?《三国志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吗?《水浒传》的版本怎么回事?他有理有据,娓娓道来。四大名著都讲了,光《红楼梦》就讲了七讲。他如此解释自己心中的“红学”:“红学有两个层次,专家的红学与群众的红学。这两者有区别,但应互相靠近,两者的结合才是最高境界。但是,要注意:是把学术教给群众,而非媚俗。”
开讲座不仅仅是为了普及学术,还为了实践他的“小说版本学”理论。“把传统的版本学和小说学、文艺学结合,研究目的不是为了拘泥于某字某句,而是处处联系人物、情节、时间、地点、环境的差异,通过研究版本来解决作者创作过程、作品传播过程中的问题。现在年轻人和老先生不一样了,不爱研究版本,觉得枯燥,而欢迎有趣味的东西,我开创这条新路子,也是为了吸引年轻人打好基础,让学术后继有人。讲《红楼梦》不是跟风,而是用它作例子,来尝试这一方法是否可行。”这方法显然可行,刘世德先生很受欢迎,坐在客厅一眼就能看见书柜中的一幅素描,那是他作讲座时台下一位“粉丝”现场画下送给他的,还真神似。
告别刘世德先生时,他站在一楼门口冲我微笑挥手,8月的最后一天了,阳光仍是耀眼,照着他的星星白发。时光倒退53年,1953年,北京大学中文系三年级学生刘世德听完何其芳的学术报告后,挤到何先生面前,拘谨又坚定地说:“您的报告真精彩。我下定决心,毕业以后做古代文学研究工作。”两年后,他成为何先生的助手。说到做到,半个世纪过去,仍不改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