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化共享工程长征行”活动惠及数百万群众

2006-10-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刁冬梅 士范 我有话说
“小红军们,你们要记得什么时候再来长征啊!”回到重庆好几天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重庆市分中心的许尧尧耳边始终回响着南腰界乡亲们热情的话语。

迎接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一次特殊的文化服务长征行动在红土地上启动。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中国图书馆学会联合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

江西、福建、河南、陕西等15个省区的文化共享工程分中心,于5月16日启动了“文化共享长征行”系列活动,活动分两路展开。截至目前,行程已经过半,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河南、湖北、云南、重庆十省市的大地上,已经高高飘扬起“文化共享长征行”的旗帜,各地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最大限度地把先进文化送到群众身边,充分体现了弘扬长征精神,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帮助广大农民求知、求富,求健康,求文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活动宗旨。

让农村百姓在文化上得实惠

作为“文化共享长征行”活动小分队的一员,许尧尧和她的同事们突破重重险阻,把先进文化资源送进了革命老区南腰界。在她的日记里记录着“长征”路上的片段:

“前面的柏油路没有了,将走的全是这样的石头路,而且狭窄地盘旋在山上。车里的人都系好了安全带,不敢往山下看,因为轮胎在悬崖边磕在石头上的声音无比刺耳,车轮带起漫天的黄沙……”

“我们又开始忙碌起来,在乡政府搬出送给他们的电脑,放起了文化共享工程资源里的小品和戏曲,教他们怎么使用电脑,如何播放光盘。乡亲们一圈一圈地围了过来,兴奋地问着、摸着,看着他们高兴的样子觉得这一路多辛苦都值得!”

与许尧尧一样,参加这次“文化共享长征行”系列活动的大多数人从未经受过如此艰苦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锻炼,面对路途疲劳、气候反常、生活难以适应和网络技术等问题,他们没有退缩,以顽强的长征精神克服了困难,把群众需要的先进文化送到了基层。

长征精神,体现了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红军长征,走到哪里都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今天的“文化共享长征行”活动,再一次体现了党和政府充分考虑群众需求,使基层群众尤其是农村百姓在文化上先得实惠的英明决策。在农村、在乡镇、在社区,处处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文化共享工程播撒致富种子

7月15日,文化共享工程广西分中心现场播放了红军长征电影《突破乌江》和农业科技视频,发放了电子图书阅读卡并开展文化共享工程、图书馆和科普知识有奖问答。突然,下起了细雨,很多群众依然热情不减,冒雨观看宣传材料,填写答卷,回答问题,场面令所有的人感动。

在云南省的接旗仪式上,文化共享工程云南省分中心向柯渡镇文化站捐赠了一套价值3万元的文化共享工程基层站点设备、价值5万元的1000册图书和价值2万元的电子资源、VCD碟片。省图书馆艺术团表演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还举行了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让老区群众再次感受了长征精神,接受了知识的传播。数百名群众与学生代表纷纷在“文化共享长征行”旗帜上签名,表达继承长征精神、建设文化共享工程的信念和决心。基层群众面对精彩的演出和所赠送的电脑设备、图书与电子资源十分高兴,连声夸赞文化共享工程是农民的贴心工程。大家都说,文化共享工程在红土地上播撒着致富的种子。

“文化共享长征行”中的湖南红色之旅,在汝城、宜章、新田、宁远等地引起了极大反响,通过精彩的文艺演出吸引了广大群众,每次活动的现场都是人声鼎沸,很多农民挑着担子、提着篮子赶到现场观赏文艺节目,领取《农村科技文摘》和读书卡,认真聆听宣传服务队对这些资源的介绍和使用说明。基层网点和群众对送到手中的设备与资源十分满意,一些老大爷捧着手里的书刊笑开了花,连声夸赞文化共享工程是农民的知心人。他们说,文化共享工程既是一项民心工程,也是希望工程,希望它也能像长征一样,代代相传,在红土地上生根发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