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们如何减灾

2006-10-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白英 刘茜 我有话说

10月11日是第17个“国际减灾日”,今年减灾日的主题是“减灾始于学校”。作为一项标志性活动,由民政部、教育部共建的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揭牌仪式当日下午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记者现场采访了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

政府如何应对自然灾害

我国自然灾害比

较频繁。以今年为例,灾害来得早、强度大、频率高,受灾区域相对集中,部分地区重复受灾,灾害种类多,极端性气候事件发生频繁。尤以台风、洪涝和旱灾的损失最为严重。据民政部权威统计,截至2006年10月10日16时,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331人死亡,567人失踪,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320.8万人,倒塌房屋156.3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981亿元。

面对灾害,如何应对?王振耀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抗灾救灾工作,减灾委各成员单位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要求,及时了解、分析和判断灾情,建立健全灾情会商机制;及时启动应急救助预案;及时下拨中央救灾款物。今年以来,民政部会同财政部共向灾区下拨中央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32.21亿元,调拨救灾帐篷4.41万顶,帮助受灾省份做好灾害应急救助和灾民生活安排。

我国是世界上较早成立减灾委员会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水平有较大提高。全国93%的地(市)、82%的县(市)制定了救灾应急预案,初步建成了国家、省、地、县四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

重视减灾教育与科研

王振耀司长说,今年我们把减灾宣传重点定在了学校,目的就是通过对学生的减灾教育,增强他们应对各种灾害的能力。印度洋海啸时,一个小女孩救了几百人,就是因为学校曾经教过她有关知识。他说,减灾救灾的演练也非常重要,民政部每年都组织演练。那年黄河决口灾害演练,恰逢渭河洪峰到来,演练变成了真正的实战,群众有组织地转移,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减灾知识的普及是一个大工程。今后民政部要大力普及减灾知识,让减灾知识进入社会,进入村庄,进入家庭,进入每个人的头脑。

“减灾始于学校”的另一重点是高校科研的支持。新成立的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将重点选择典型地区,建立减灾与应急管理综合示范区;建设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仿真系统;建设自然灾害监测、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建设自然灾害监测与模拟实验室及巨灾应急管理系统。截至2005年底,在城市减灾防灾、海岸灾害及防护、矿山灾害预防控制等方向,我国高校已经建立了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