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胜过40年
中秋的青藏高原,天空格
徜徉在青海大学的校园,似乎处处都能感受到清华大学的存在:由清华协助规划的校园,现代气息与高原风情融为一体;由清华教授指导设计、带领青大教职员工一起动手建成的一座座实验室,在西部地方高校中堪称一流。其中水利实验室中的设备,是在清华实验室的设备基础上改进研制而成,所以比清华的还先进。而就在5年前,这里的实验设备,大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平;教室里,去清华进修过的教师正在给学生上课,5年中,青大教师已有1/4先后到清华学习。图书馆、教务处,用的是清华大学的软件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
接待我们的青海大学校长陈强教授是原清华机械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他的前任李建保校长是清华大学材料系主任,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李校长在这里工作了3年多,留下誉满校园的口碑;一年前接过接力棒的陈校长,朴实谦和,深得青大师生爱戴。
青海大学前身是青海工农学院,1997年以后,先后与省兽医学院、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省农林科学院等5个省属教育科研单位合并,成为青海全省3所本科高校中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人才匮乏一直是这所高校最大的难题。直到2001年,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只有6.7%,而在内地普通高校,当时这个比例一般在70%。清华大学陈希书记亲自研究了青海大学的历史、现状、特点、优势,他每年都到青海大学来一次,与青海大学校领导共同研究青大的发展规划、工作思路和支援工作计划;校长顾秉林院士也亲自到青大考察,指导工作。2001年10月,应青海省政府为青大引进高层次管理人才的请求,清华大学决定从本校选派有行政管理经验的专家到青海大学担任校长,帮青海大学尽快进入现代高等教育的轨道。
据介绍:清华教授团每年来一批,其中不少都是具有很高学术造诣的著名学者。青海大学的定位是以教学为主的高校,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清华教授团帮助青大制定课程建设规划、实验室建设规划、校级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完善了教学管理方面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皮肤黝黑的藏族教务处长杨发育教授说:“过去我们开教研会常聊天儿。清华教授团的老师们指导我们教研会怎么开,观摩课怎么听,有时还帮助老师修改教案。60岁开外的第一批教授团团长宋烈霞曾是清华教务处副处长、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她给我们的那些指点,那真是雪中送炭!”他告诉记者,与清华的老师们接触,使他和教务处发生的最大变化在于教务处不光是管老师的,更是为老师们提供教学服务的。为此,他们在清华教授团的指导下,出台一系列帮助老师提高教学效率的措施,诸如分层教学,成立因材施教班,推广多媒体教育技术,请教授团的老师讲示范课,大大改变了过去教务处就知道抓“违规”,动不动就“拿条例处罚”,与教师关系紧张的局面。杨教授自己也在老师中改变了过去“刚性有余,弹性不足”的形象。
每批教授团都有明确的责任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使青大年年迈上新台阶:从课程建设的零突破,到省部级精品课的零突破;从重点学科硕士点的零突破,到博士点的零突破;从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到申请863科研项目的零突破;从通过教育部本科评估,到实现省部共建……五年来,青海大学一步步确立起在青海高等教育中领头羊的地位。过去这里的教师看不到青大的希望在哪里,有了清华的对口支援,我们见到的每一位青大人,脸上都充满了信心与喜悦!.
突然,记者在校园的画廊里,惊讶地发现杨振宁先生在青大演讲的照片,一位宣传部的老师得地意告诉我:这是去年杨先生夫妇来青大时拍的。原来从2005年起学校实行3学期制,每年7~8月,西宁最好的时节,青大就邀请清华大学等内地高校的著名学者,在夏季“小学期”里来青大作学术报告。这位老师说,杨先生当时演讲的题目是《我这一生》,两个多小时的演讲,让我这个一点不懂物理学的人也全听懂了,听得好感动!西宁其他单位的人羡慕死了!他还记得,清华王中忱教授来讲过《现代名著导读》,彭林教授来讲的是《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这些精品课程,以前是很难听到的。
校内的学术氛围活跃了,教师的学术视野开阔了,现代大学的气息,在这所高原学府中越来越浓了!
“现在是下午两点,清华那边的讨论会也开始了……”
很多人认为,这几年变化最大的还是青大人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特别是那些去清华大学学习进修过的人。无论是攻读学位,还是短期培训或是挂职学习,只要在清华园熏陶过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就成了传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的种子。
谢永丽,青大植物生理专业教师。2001年由青大推荐赴清华攻读硕士学位。“刚到清华时,我英文很差。导师刘强教授拿给我两本厚厚的英文原版学术专著,大约有一千页。他对我说:‘你每天读一两页,坚持一年,你的英文和专业都能上去。我在日本留学就是这样学的。不明白的地方我来给你辅导。’一年以后,我的水平果然有了显著的提高。”
“不久,刘教授的鼻炎癌复发了,但他还是每天上午7点来实验室,晚上12点才回家。后来,病情恶化住进了医院,他就让一位教师每天到医院把实验室的情况告诉他,再把他对实验的指导意见带回学校。癌肿扩散后,他说不出话了,就把意见写在纸条上。他从不让学生去看他,怕耽误我们的时间。但我们从网上查到了他的医院。一天下午,我们去探视,尽管他疼得发抖,可还是一个劲问我们实验的情况。听说有了进展,他很高兴,吃力地说:‘以后全靠你们了!’就在这次探视的第二天凌晨,刘教授去世了!”
“一年后,我们几个研究生不约而同地在论文中写道:‘本文献给我们永远的恩师刘强教授,您对科学的奉献精神永远伴随着我们!’”
今天,谢老师经常向她的学生讲起与刘强教授在一起的日子,讲他“行胜于言”的治学与为人。她说:“有了这段经历垫底,我一生再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退缩!”
胡夏嵩,青大水电系副主任。在西安读完本科、硕士、博士,2002年志愿来青大教书,成为当时整个青海大学第二个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就在这一年,清华与青大对口支援,他被推荐到清华工程力学系做博士后。
“在清华做博士后的两年,是对我终生产生巨大影响的两年。我的导师带着十几个硕士、博士,每到周六下午两点,导师们无论多忙,一定来实验室与我们交流,了解大家上周试验的进展。一人讲完,大家讨论,互相启发。最后再由导师指导点评。几年下来,每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队精神都得到了成长。”
胡老师现在也用清华的模式在青海大学带硕士研究生,并把交流的时间也放在每周六下午2点。他有一个固定的开场白:“现在是下午两点,清华那边的讨论会也开始了……”胡老师说,每次讲完这句话,他就又找到了在清华的感觉。
回到青大以后,胡夏嵩特别留恋在清华与大师朝夕相处的学术氛围。为此,每年他都要到清华去“充电”:请教学问,讨论问题,搜集资料,感受清华……他对青大有了夏季“小学期”特别开心,说这是学习清华“学术活动制度化”,在他过去就读的几所大学里,都没有这种制度。
这几年,夏老师也常与当年在西安读书的同学聚会。他感到自己事业的发展并没比他们差,甚至比他们主持项目的机会还更多――尽管他们是在内地大学供职。
清华与青大的对口支援,使胡夏嵩这样的学术骨干在青海大学找到了用武之地,找到了落地生根的土壤。过去这里的骨干教师大量流失,如今,青海大学师资队伍中的博士,已从五年前的2名增加到现在的14名,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也从100名增加到近500名。他们也经常有机会像夏老师那样,到清华去“充电”,成为传播清华精神的种子。
“每年都要办几件实事”
虽然同属西部高校,但是青海大学2003年才有第一个硕士点,而宁夏大学的第一个硕士点比青海大学早了20年!宁夏大学的基础显然比青海大学好。所以,上海交大对宁大的支援,不是白纸上画画,而是帮助宁大解决实现学校“十五”发展规划中的一个个难点。
对口支援使上海交大与宁夏大学这相隔数千里的两座高校,架起了两座“桥”:一座在地上,以“办实事”的原则为“桥基”,以一年一度的联席会议为“桥体”,连接的是两校领导为解决宁大发展的难题付出的智慧与心血;而空中的“桥”以课程为载体,信息技术为纽带,传递优质的课程资源。
上海交大与宁大,两校领导一年一度的联席会议,不是礼节性的应酬,不是走走过场的形式。“每年都要办几件实事”是联席会议的原则。因此,每次开会,两校领导都要先审查上次会议定下的项目落实与否,进展怎样,有何问题,由谁解决。在此基础上,再确定第二年要办的几件实事。同样,每个项目的组织机构,人员配备,责任目标,经费渠道,条条都要有着落。五年来,六次联席会议,没有一次议而不决,没有一次决而不做,没有一事做而无果,没有一项果而无功。
记者手边,有一本墨绿色的文件集,里面记载着两校五年联席会议达成的十项协议和20个备忘录。备忘录细化了各项协议的具体内容以及确保项目实施的各项措施。没有官样文章,没有大话空话,五年来两校共同争取到的一百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300余项自治区课题,以及在上海交大指导下建起的3个博士点,代为培养的800多名硕士,100多名博士,代为培训的300多名干部教师等等成果,都能从那些条条款款中找到联席会议上决策的原始记录。
现在,宁大已把“办实事”的联席会议制度推广到对国内另外六所高校和国外7所高校的合作中,“单体桥”变成了“立交桥”。“办实事”的原则使宁大的校际交往,不再是热热闹闹的来来往往,蜻蜓点水式的参观联宜,一个个推动宁大进步的实实在在的项目,给每座桥赋予了造就西部重点大学的时代使命!
从信息桥飞入“天地网”
由于优质师资的不足,宁大选修课的品种几乎不到内地大学的一半,这是制约宁大人才培养质量的老大难。2002年底,上海交大无偿向宁大提供了卫星直播设备和教学、管理系统软件,提供了双向卫星接受卡及驱动运行软件等关键技术,为宁大架起了进入远程教育“天地网”的桥梁。2003年,两校签署了“校际选课,互认学分”的协议;随后,在上海交大的积极斡旋下,又与参加“天地网”选课的浙江大学、西安交大、西藏大学共同签订了五校联合的“校际选课,承认学分,合作办学”的协议。到2005年底,上海交大等高校,共向宁大提供了138门(次)的网络选修课,宁大选课学生达11000多人次。作为“天地网”工程的参与校,宁大也向上海交大等高校提供了《西夏历史与文化》、《回族文学研究》等五门有特色的优质课程。该项目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宁大远程教育学院副院长李更生老师告诉记者:“网上跨校选课非常受欢迎,每到选课时节,网上的直播课总是最快被学生选完。直播课可以当堂提问,除了说话声音滞后三秒,其他方面同现场上课效果一样。如果与宁大的课在时间上有冲突,可以从网上将直播课下载,让学生自己找时间听。然后通过BBS、QQ群以及E-mail向老师提问交流。”为了保证质量,宁大的“远程教育在线”天天有老师负责答疑,遇到疑难问题,答疑老师会事先与授课老师沟通。
但宁大学生与上海交大学生的基础毕竟有差距,同时听课会不会有困难呢?李副院长说:“就是考虑到这种差距,所以我们不能搞公共基础课的远程教学。”
宁大政法学院大四学生邵劲秋告诉记者,她在三年中选修了上海交大四门课:《公共政策》、《公共关系》、《社会学》、《中国法制》,都拿到了学分。不过光听课可不行,还要找相关的资料、书籍来读。此外,不按时交作业,也拿不到学分。据了解,宁大开通“天地网”至今,参加选课的12280人中,取得学分的7993人,可见,跨校选课,管理十分严格。
今年九月,宁夏大学的优等生已可以通过“天地网”选修上海交大的双学位课程。与此同时,过去很多不习惯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宁大老师,也开始以东部名校的课件为范本,制作自己的各种现代化教学课件。
上图:青海大学党委书记刘树仁向来校讲学的杨振宁先生介绍学校发展情况。
下图:宁夏大学校长陈育宁教授(左)和上海交通大学校长谢绳武教授在联席会议上签订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