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上世纪六十年代盖起的土砖四合院内,在这个40多年喝泥巴水、走泥巴路、用电短缺的小山沟,一代代科技人员与土地
“从鸭屎泥田改良中走出来的院士”
1961年,留苏归国的刘更另第一次走进官山坪。此后,他在实验站工作了26年,成为首任站长。他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改造“鸭屎泥田”。“鸭屎泥田”是一种石灰岩发育成的红壤低产田,因耕作后泥土不烂、土块跟鸭屎一样大小而得名。如果头年冬干,插下去的水稻秧苗回青缓慢,要等到秋天才生长(即“坐秋”),平均亩产只有100多公斤。这种田南方各省都有,总数约几千万亩。
在刘更另的带领下,实验站先后走访50多个生产队,召开140多次调查会。为了研究,他和农民拉的拉、推的推,用板车从3公里远的外村运土到官山坪。土壤化验分析表明:“鸭屎泥田”速效磷含量低是水稻严重“坐秋”的主要原因,补磷是关键。他探索出“磷肥治标、绿肥治本”改造“鸭屎泥田”的技术,1964年在祁阳县推广改造17万亩,增产30%至50%。湖南省推广改造400多万亩,其中据295万亩稻田的不完全统计,约增产稻谷1.8亿公斤。1964年,该成果获得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刘更另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也因此得名“从鸭屎泥田改良中走出来的院士”。
“穿得比农民还破”的研究员
当地百姓眼中“穿得比农民还破”的第二任站长陈福兴研究员,最“经典”的形象是戴一顶草帽或斗笠,蹬一双解放鞋或者长统套鞋。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以陈福兴和陈永安、张马祥研究员等为代表的农业科学家,深入祁阳、永州、邵阳等地,建立湘南地区土壤肥料实验网,将试验田搬到农民的家门口。据不完全统计,8个县市的土壤肥料试验网在改造低产田、起垄栽培、推广施用钾肥、锌肥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累计增产粮食3.6亿公斤。
历经风风雨雨,祁阳站创造了一项又一项农业科研奇迹,为农民群众解决了难以数计的农业技术难题。1995年,当地百姓为实验站立碑,碑文先后请了3个人写,修改了无数次,“希望每个字都能表达谢意”。2005年10月22日,永州市委、市政府再次为实验站立碑,感谢科技人员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深情厚谊。
46年来,一大批优秀的农业科学家把青春和汗水洒在了这片红土地上。陈永安研究员在站里工作了35年,陈福兴研究员32年,刘更另院士26年……现在祁阳站的科技人员中,驻点超过20年时间的有11人,平均每年在站里坚持工作近300天。2005年7月,湖南农业大学学生黄晶,在这里实习3个月后,毕业时毅然选择了扎根红壤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