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宋晓梦、刘先琴)崭新的校舍、明亮的教室,摆的却是一屋子残破不堪、大小不一的课桌凳――这是一些地区农村中小学在多年实施危房改造、校舍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以后面临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河南省教育厅、财政厅2006年启动了农村中小学课桌凳更新工程。
今年2月,河南省教育厅专门组织
力量调查全省农村中小学课桌凳配备情况,发现农村中小学生使用的课桌凳许多是由自己带的。即便是数量有限的由学校购置的课桌凳,也是规格不一,破损严重。在沿黄河地区和山区,这种情况更为突出。有的学生凳子被人偷走了,家里再拿不出凳子,只好站着上课;更多的学生由于凳子与自己的身高或桌子的高度比例不合适,严重影响了坐姿和视力。农村中小学课桌凳问题,已成为影响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据统计,全河南省农村中小学需要修复和添置的课桌凳共930万套,占现有课桌凳的70%。
河南省教育厅、财政厅决定:“十一五”期间,省、市、县共同投资5亿元,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并先在44个国家级、省级贫困县实施。据悉,这次课桌凳工程的特点,一是对贫困县全部由省财政出资,不要求县财政出配套资金;二是采取“实物配置”的方式,由省级组织招标采购,市、县级教育、财政部门配合中标企业做好课桌凳的质量验收。今年要使50万学生用上合乎质量标准的课桌凳。
目前,新课桌凳的招标要求已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有审计部门参加的招标评审委员会已经组成。省长李成玉在日前召开的省政府全会上要求:在今年做好44个县试点工作的前提下,明年全省将全面启动农村中小学课桌凳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