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万方:做父亲的女儿

2006-11-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苏丽萍 我有话说
 她是曹禺(万家宝)的女儿,却很少有人把她与曹禺联系在一起。与父亲辉煌的舞台成就不同,小说与影视才是她的天地。她就是创作出小说《明明白白》、《杀人》、《和天使一起飞翔》,电影《黑眼睛》和电视
剧《牛玉琴的树》、《空镜子》、《空房子》的万方。在纪念曹禺先生逝世十周年时,北京人艺和天津人艺再一次集中演出曹禺的四大剧作《雷雨》、《北京人》、《原野》、《日出》,万方也推出了首部话剧《有一种毒药》,圆了她多年的话剧创作梦。

因为父亲的缘故,万方对话剧十分钟爱。刚能记事,父亲便常常带着她上剧场看戏。她最早的记忆就是被《雷雨》中的打雷声吓哭。十几岁,开始对周围事物有认知时,正逢“文革”,曹禺的作品被视为“毒草”,万方由不理解而产生了迷惘。若干年后,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重新品读父亲作品的时候,作为同行,万方开始发自内心地佩服父亲精深的戏剧造诣。后来,病床上的父亲无法亲临剧场,不同团体排演的作品就由女儿代看,此时《雷雨》的戏剧力量又一次次冲击着万方的心。近年,万方跟随《雷雨》去了台湾,去了曹禺的家乡湖北潜江,在首都剧场她历览《雷雨》的各种版本,每看一遍总会有新的收获――它惊人巧合的戏剧结构、扑朔迷离的恩怨情仇、触人心弦的戏剧灵魂,令万方深深折服。

长期的耳濡目染,让万方产生了难以解开的话剧情结。虽然她最开始写的是小说,后来创作电视剧本,其中包括引起众多好评的《空镜子》,但话剧却始终深深吸引着万方。不过万方也深知,写戏难度太大,也由于此,当年父亲竭力反对女儿从文。但殊途同归,多年前,她也曾写过两幕话剧《谁在敲门》,讲述一个文人在“文革”时期的困惑,但当时却因题材的原因而无法搬上舞台,现在又觉得太不商业了票房无保证。《有一种毒药》让万方“琢磨”了整整两年,最终历经了作品孕育的阵痛,她终于理解了当年《雷雨》的构思为何让父亲花去了整整五年时间。

话剧的生存与发展,正面临着很大挑战。在崇尚娱乐化的今天,话剧是否也该趋之若鹜呢?作为话剧大家的后代和新一代剧作者,万方认为:和众多影视剧不同,话剧并非一种娱乐大众的艺术形式。作为小众艺术,它拥有着具有一定文化层次的受众群,因此挖掘深层次内涵,思考人性,揭示哲理,给人启迪,是话剧应该努力的方向。正如《雷雨》,虽然上演已近70年,仍然能引来台下观众鸦雀无声的凝神专注。而这,也正是话剧的力量之所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