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军旅文学的新境界

2006-11-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姚学礼 我有话说

第一次见到杨文森,是2005年的夏天。晚风中夕阳的余晖正斜照着柳树巷,他穿一身整齐的军装,造访我家。说他和海南武警总队宣传处长梅国云合著的小说《大钟无声》即将出版。我喜欢愿意学习的年轻人,我们相谈甚欢,他思维敏捷、语言生动,令我很欣赏。另一作者梅国云,笔名叫梅霖,十几年前我就知道他,当时他的诗集

出来之后有人推荐我看过,我还写了评论,对他那充满灵韵的诗歌有着别样的感觉;十几年后的今天,我才知道他又开始写小说了,这次感觉到的却是刺槐花开的清香、浓郁、亲切和质朴。这是在我看了《大钟无声》的样稿之后。

我确实被小说的文本感动了。小说写的是一部当代青年学生和士兵的心路历程。在当代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当市场经济如同潮水迎面而来的时候,人们无法回避面临的众多选择,选择是一个机遇,选择势必要思想裂变,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有抛弃、有争取。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腹地的山坡上,从祖先传承下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自然经济方式,让新一代子孙感到不适,他们需要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选择。小说主要人物郝建家和王仕兵是选择由农民而军人,从农村到城市,同样,小说的主角白妍妍亦选择的是从农村到城市,置换身份。而师范毕业的于世堂选择的却是依然回农村去真实平淡地活着。

这四个普通的农村青年,抱着一腔热血,想要做出不同于祖先的业绩。但这个世界是平凡的,普通和充满了世俗的日常生活冲突将一个普通人变成真正的普通人。

小说给我的另外一个感觉就是:当代农民情结、士兵情结和市民情结在共同构建和谐情结,这些情结是普通人在普通生活中的情结,这种情结消融了过去许多军旅小说中军人刚毅、牺牲……以及小农意识。

小说完整而真实地体现了实质意义上作为自然人的军人的特点,我看到的立体的军人形象,军人作为人,有和正常人一样的欲望,然而作为区别于普通人的一个团体,他们又有着普通人所不能及的伟大品质。小说中郝建家和战友们在施工时候的牺牲精神,战友之间无私的关爱之情,甚至在大街上为了曾经“收拾”过自己的班长大打出手的那些“损害”军人形象的文字,让人更加喜爱这些有血、有肉、有情义的军中男儿。

作为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作为一个普通农民和普通士兵,必然有许多的缺点和不足。小说描写了农民教师于世堂,在城市里自谋出路的大学生白妍妍,写了主人公普通军官郝建家以及在诱惑面前被迷离了双眼的普通军官王仕兵,还写了军营中存在的形式主义等等,真实、自然,充分挖掘出人性中的优点和弱点。

我看到的是作者年轻而且忧患的心思,所以我说,这本小说是完全区别于其他军旅作品的平凡世界,不仅仅因为平实、质朴的语言和故事。

读《大钟无声》,我有一种感觉,觉得中国的战士骨子里有中国农民的质朴,而中国农民骨子里传承的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无论是在繁华都市,还是在野山荒村,甚至在军营战场,都在用一种文化的力量规定自己的行为秩序,传统文化在给人以信念以力量的同时,其中部分负面影响,也在禁锢着人的思想,伤害着人的身心。主人公郝建家因为传统文化而质朴,王仕兵、白妍妍因为传统文化而疯狂,还有许多人因为传统的东西而做自己也许不想做的事情。小说中提示了一种现象,强者在弱者的面前是胜利的感觉,是战斗之后的胜利的感觉,是优越的感觉,是伟大的感觉,强者以伟大的感觉扶助弱者,显示了一种超然,似乎这才是人生的一种快乐,小说的深刻性其实就在这里。

这是作者长期的观察和思考的结果。

《大钟无声》杨文森、梅国云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