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开始创建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在此期间,广州、海陆丰、湘东、湘南、黄安等地的工农群众在武装起义中建立起来的红色政权,先后被优势的反动势力摧残了。1928年4月,朱德等率领南昌起义、湘南起义的余部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所部会师,井冈山红色政权和革命力量得到加强。
但是,这小块地区的红色政权仍处在强大的白色政权的包围之中,仍不断地遭到优势敌军的“围剿”。在这样的形势下,“红旗到底打得多久?”革命能不能在农村根据地坚持下去,并发展起来,成了党必须回答的一个基本问题。不回答这个问题,中国革命就不能前进一步。
这是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油画)。新华社发 |
为此,1928年5月,在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作报告,总结工农革命军建立井冈山根据地的经验,提出深入土地革命,加强根据地政权建设、军队建设和党组织建设的任务,初步回答了这个问题。
1928年10月,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决议案。这个决议案的第一部分“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即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毛泽东在文中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以及中国红色政权的实质,总结了井冈山根据地及其他地区建立小块红色政权的经验教训,首次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思想,分析了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发生、存在的原因和条件,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问题。
会后不久,毛泽东于同年11月代表中共红四军前委给中央写报告,即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一文,进一步总结井冈山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进一步阐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得出中国红色政权能够继续存在和发展的结论。毛泽东指出:由于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帝国主义、各派军阀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当时条件下中国农村区域小块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五个方面的原因和条件:一是中国的地方性的农业经济(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了各派新旧军阀之间的矛盾以至连续不断的战争,给革命力量的发展以可乘之机;二是第一次大革命的影响,还留在中国广大区域的工农群众之中;三是由于引起中国革命的矛盾没有解决,全国革命形势在继续向前发展;四是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支持的红色政权;五是红色政权的共产党组织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的主力从井冈山出发,向赣南、闽西进军。经一年多的艰苦转战,红四军同其他红军合编为红军第一军团,并且在赣南、闽西地区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基础。在同一时期,赣东北、洪湖、湘赣边、鄂豫皖以及其他农村革命根据地也都在不断粉碎敌军进攻中站住了脚,获得了初步发展。这样,“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问题,也就是毛泽东论证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问题,已经由实践作了肯定的回答。
毛泽东提出的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三者结合起来,它为党在大革命失败后成功地把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奠定了基础。(新华社北京11月2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