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暨南精神

2006-12-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季轩 我有话说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和规范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是在奋斗过程中凝练的理想与追求、信念与支撑。

对于历经沧桑的暨南大学来说,能够支撑她在困境中依然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的正是这种暨南精神。对于暨南精神的内涵,在暨南的历史上已

经有人提及过。曾在暨南任教八年的著名学者曹聚仁对暨南怀有深厚的感情,他是这样描述暨南精神的:“与那些官僚作风恰恰相反,他们天真、热情,不计利害得失,一股劲往前冲。黑是黑,白是白,他们会当面和你争论,争得面红耳赤,又不会记在心上,过后依然和你亲热。”“用自己的行动去改造环境……为教育事业牺牲了自己,他们的学问,又个个都在努力前进;……本校同学,他们掏光了自己的钱包来创立小学,以全无代价冒着毒热来担任功课。……这真是暨南学生的真精神。”江泽民曾为暨南题词:“爱国爱校,团结奋进。”

暨南曾经命运坎坷,曾经历经颠沛,曾经屡遭困顿,可是无论在何种逆境之中,暨南从来没有忘记肩负的使命,“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一代代的暨南人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宏教泽而系侨情”的伟大使命,为将中华文明传播到五洲四海而孜孜不倦、奋斗不止。“声教南暨,桃李五洲”,凝聚了多少师长的汗水与艰辛。

暨南诞生于清朝末年,她的发展与国势的沉浮相始终,她目睹了战乱频仍、满地兵燹,她见证了外敌入侵、抗暴御侮,在炮火与硝烟中她坚守爱国精神,努力培养“民族复兴之斗士”。当日寇入侵,陷身孤岛之时,她作为“东南文化的最后堡垒”,颂书治学,弦歌不止,坚守中华文化而不断,维护民族气节而不坠。她优秀的儿女曾投身革命洪流,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不屈的脊梁。“民主堡垒,革命摇篮”,暨南师生丰富多彩的救亡运动与争取民主自由的爱国斗争,在暨南史册上永放光芒。

一代代暨南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暨南精神,不断丰富着暨南精神的内涵。回顾暨南百年的发展历程,一个个闪光的名字让暨南无限荣光,这些杰出的暨南人用自己的行动对暨南精神作了最好的诠释与注解。为暨南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郑洪年、陈序经、何炳松、陶铸等校长,为暨大培育天下桃李的钱锺书、周谷城、曹聚仁、叶公超、洪深、龙榆生、郑振铎等教授,还有那些为国家和民族献出生命的暨南学子:为国血洒蓝天的符保卢、在空战中牺牲的陈镇和……背影虽已远去,但他们留下的足迹清晰可辨,激励着一代代的后来者。

风雨百年,暨南大学从蹒跚学步的孩童走向了成熟发展的新时代,百年华诞之际,为迎接校庆的到来,关于“暨南精神”的讨论正在全校上下如火如荼地展开。在党委书记蒋述卓教授的眼中,“兼融中外,和而不同;不屈不挠,团结奋进;知行合一,勇于挑战”应是暨南精神的主要内涵。党委宣传部部长夏泉博士将暨南精神概括为“声教南讫,愈挫愈奋,和而不同,忠信笃敬”。理工学院的张森文教授归纳出的暨南精神是:坚韧不拔爱国爱家,科学民主交融文明,忠信笃敬博爱情怀。在这场全校范围的大讨论中,学校领导、老师、同学各抒己见,都对暨南精神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不同的人对暨南精神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因为一种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声教南暨的伟大情怀,遇挫不屈的坚韧不拔,忠信笃敬的代代传承……暨南历百年涵养始有今天,暨南精神也并非一夕铸就,更不是与生俱来,也绝非一劳永逸。所有的精神都在建构之中,没有不变的精神。她需要每个暨南人的传承、发展和弘扬。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