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国非公经济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时期。去年国务院出台了“非公经济36条”,非公经济在各领域、各行业得到了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地位,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广大民营企业家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不忘自己承载的社会责任,诚信守法、照章纳税、热心公益、回馈社会,
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什么?我认为,从根本上说,就是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在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创造精神财富;要做到先富帮后富,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尽力办好自己的企业。办好企业的前提是按照国家的政策法令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这一点,看似很平常很简单,但真正做到是很不容易的。不少企业之所以出问题,往往是在这些基本问题上犯了规。
尊重和保障职工各项合法权益既是办好企业的需要,也是企业尽社会责任的表现。非公经济36条把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和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提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加以强调,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切实贯彻。社会财富最终是由劳动者创造的,保护员工合法权益,就是保护生产力。因此,我们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职工办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不能把企业应负的责任推给政府,给社会增加负担。
企业社会责任的更高层次是先富帮后富,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是社会主义企业家区别于资本主义大老板的根本标志。我们民营企业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受益者,我们应当以感恩的心态回报社会。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目前社会上贫富差距有扩大趋势,党和政府对此十分关注,正在采取措施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在改革开放中先富起来的人群应当替国家分忧,为贫困人群解困。
为了办好企业,更好地尽社会责任,我认为,应当端正企业的发展思路。具体来讲,要在以下两个方面把握好。
一、创业要尽力而为,发展要量力而行,用科学的管理规避信用风险。
把企业做大做强、成为业界学习的榜样、受到社会的尊敬,是所有企业主的奋斗目标。但是一个企业,尤其是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体,创业初期往往都会受到资金、技术、产品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发展阶段每时每刻都要面临外部环境变化和企业内部革新的压力。因此,企业不分大小,都应该结合市场需要和国内外经济环境,随时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不断地调整经营定位,制定企业发展方略,并对企业的自有资金、技术力量和人力资源等有正确的估量,做好抗风险预案,量力而行。作为企业的掌控人,企业主更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如果急于求成、盲目扩张,导致资金紧缺、管理失控、企业和员工超负荷运作,就会经营不善甚至倒闭破产,全盘皆输,由此带来债务、下岗失业,给所有合作伙伴包括员工带来无辜的牵连,便会对社会带来不良影响,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和不和谐。因此,经营企业不能只考虑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还要考虑信任和支持你的合作伙伴,考虑每天和你一起辛勤工作进退与共的员工,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最佳结合才是企业追求的理想目标。
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常碰到信用风险问题,不少企业过不了这一关,搞得人财两空,信誉扫地。其原因是缺乏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仅凭企业主的个人经验来决策。因此,民营企业主要敢于超越自我,走出个人决策的误区,建立有效的管理流程和评价体系,保证制度的正确实施,减少企业决策的盲目性和局限性。
二、人行正道,业走正路。创阳光财富、绿色财富。
邪不胜正,这个道理通行古今、横贯中西。
名利双收,是每一个企业主的共同愿望。但这里面“名”的确立,往往比“利”的收获要困难100倍!我一直认为,规范个人行为、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诚信意识是成为一个企业带头人的先决条件和道德基础。只有企业主行正道,才能引领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人道即商道,财富应取之有道。财富应该是阳光的财富。这里有三层意思:其一,财富获取的渠道要阳光,应通过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来取得。其二,财富应该是通过市场经济运作规则来获得,来得光明正大,符合国家的法律和政策。第三,财富的出路也要明明白白,财富不仅属于个人,更属于社会。财富越多,肩负的社会责任也越大。
财富也应当是绿色财富。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破坏和牺牲环境为代价。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当以保护生态和环境为前提,要通过科学的决策和自主创新。创造生态型、环境友好型的健康财富,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
(作者系经纬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全国工商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