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谁建设 靠谁建设 怎样建设

2006-12-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河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我有话说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鲜明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措施,深刻回答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谁建设、靠谁建设、怎样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它像一条主线贯穿《决定》始终,体现了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反映

和揭示了《决定》的基本思路和精神实质。全面把握深刻领会《决定》这一精神实质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为谁建设:《决定》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共享的社会

我们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享有的社会。《决定》指出,要使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把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重点,贯穿全会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和部署之中。为了解决为谁建设的问题,《决定》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原则,以保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健康实践。

1、阐明了“三个坚持”、“一个按照”、“一个重点”和“一个着力点”的指导思想。“三个坚持”即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一个按照”即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一个重点”即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一个着力点”即着力发展社会事业……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2、提出了6个方面9项目标任务。全会决定根据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提出了到2020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6个方面9项目标任务。(1)根据民主法治要求,提出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完善的目标任务;(2)根据公平正义的要求,提出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3)根据诚信友爱的要求,提出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健康三大要素的明显提高的目标任务。(4)根据充满活力的要求,提出了全社会创造活力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的目标任务。(5)根据安定有序的要求,提出了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的目标任务。(6)根据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提出了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的目标任务。

3、遵循6项原则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上述6个方面9项目标任务,必须遵循6个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党领导下社会共同建设。这6条原则涵盖了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作方针、工作动力、工作保障、工作条件、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等重大问题,它们紧密相联,缺一不可。

二、靠谁建设:《决定》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靠全体人民共同建设的社会

我们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的社会。《决定》的这一观点,深刻阐明了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决定》从五个方面深刻回答了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和谐社会的问题。

1、靠全体人民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依靠全体人民的力量去完成。人民是一个历史范畴。当今,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民的范畴也随着发生变化,有了新的构成。人民的范围包括一切拥护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促进国家统一、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广大群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靠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奋斗精神来建设。要维护人民群众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建的局面。

2、靠全社会共同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共同愿望,这就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共同推进。

3、靠深化改革建设。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动力。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的改革,不断扫除阻碍社会和谐的旧体制机制,革除影响社会和谐的政策规定,消除不适应社会和谐的观念意识。在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其着力点应放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科学合理、公平正义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加强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在实现社会公平方面的主导作用;切实加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

4、靠科学发展建设。“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这里讲的发展就是科学的发展,包括以人为本的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等等。科学发展是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科学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就不可能是和谐的。为此,就必须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5、靠党的领导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的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为此,一是要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二是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三是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四是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四项工作是紧密相联、缺一不可的统一体,它们之间互为条件,相得益彰。

三、怎样建设:《决定》提出多项可操作性很强的政策措施,力促社会和谐

《决定》针对当前影响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用了很大篇幅,从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等5个方面,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8个方面可操作性的政策和举措。

1、坚持协调发展。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目的在于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协调发展,就是和谐发展,就是科学发展。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和谐不仅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与和谐性。要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的思想,贯穿到所有发展战略、发展过程、发展任务、发展举措中。为了保证协调发展,我们必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2、加强制度建设。这是社会和谐的政治保证,目的在于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制度是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决定》强调,“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为此,必须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以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完善法律制度,以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完善司法体制机制,以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服务社会功能。

3、建设和谐文化。这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保证社会和谐的思想条件。《决定》着眼于打牢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为实施和谐文化建设,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具体举措。一是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是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三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正确舆论导向;四是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和谐创建活动。

4、完善社会管理。这是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决定》从完善社会管理的高度,突出强调了要“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的新思想,把“推进社会建设”、“健全社会组织”、“统筹协调各个方面利益关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等,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管理的着力点,反映了在利益关系多元化、各种矛盾相交织的关键阶段,社会管理理念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决定》站在健全社会管理格局、健全社会管理机制、完善社会安全防控体系三个层次的高度,提出了7个方面的具体措施。一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二是巩固社区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三是健全社会组织,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四是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五是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六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七是加强团结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保障国家稳定安全。

5、激发社会活力。这是社会和谐的动力和重要特征。充满活力、团结和睦,这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为此,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民族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以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大和谐为视角,要不断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不断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不断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执笔人:徐洪波、侯远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