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探寻“道德”和“生活”的支点

2007-01-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我有话说

王小锡,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伦理学研究所所长。他,崇尚与追求“道德”,赋予“道德”以社会和谐的内涵;他,坚信“道德”永远不会落后于时代,探寻着“道德”与生活的支点。

记者:1994年您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经济伦理学论纲》和一部学术专著《中国经济伦

理学》,这使您成为我国经济伦理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请问是什么样的“灵感”触动您找到了这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王小锡:当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我发现人们的道德观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诸如经商热、淘金热等市场体制发展初期的狂潮席卷着人们的道德理念。“道德与市场经济不相融”的观点在当时的文化与社会意识领域一度甚嚣尘上,道德滑坡……这样的境地下,我甚至对我的专业选择都产生了茫然:究竟道德和经济发展能不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道德能否在经济生活领域发挥它不可或缺的作用?这样的疑问和困顿,一时冲击着我一直秉持的价值观,为了寻觅答案,我试图叩开中国经济伦理学构建和研究的大门。

记者:如果说您的“灵感”来自疑问和困顿,那接下来您又是怎样把经济学和伦理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的?

王小锡:在我的研究中,核心观点是“道德是资本”、“道德是生产力”。因为“道德”作为理性无形资产,在投入生产过程中以其特有的功能促使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加强管理伦理意识和管理道德手段中增强企业活力;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产品成本;在培养和树立企业信誉的基础上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换句话说,作为一种精神资本和精神生产力,道德通过激发人的进取精神,促进人际间的和谐协作等影响劳动者的具体功用,使作为“主观生产力”的人以更积极的姿态、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物质生产实践,从而使作为机器的“死的生产力”真正成为“劳动的社会生产力”,使有形资产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产生效益,这不仅驳斥了“道德与市场经济不相融”的观点,也从这一角度打通了“伦理学”与“经济学”的通衢。

记者:从您的谈话中知道,您很重视道德伦理研究和社会现实功能的结合。您新近提出“和谐社会是道德化的社会”是不是对道德的社会性功能的又一阐释?

王小锡:可以这么说。我一直认为学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只有关注现实,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体现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科学理念无疑就在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与现代社会发展中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契合点。和谐社会是道德化的社会,道德伦理贯穿于整个中华文明史的精神脉络,它不仅能够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生产力”,更应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进程、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大动力。

记者:您是说“道德”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给我们具体谈谈么?

王小锡:在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精髓和和谐社会理念的深入研究、分析和比较之后,我为“和谐社会”这一概念中的诸多和谐要素找到了道德观念的对应点。因为和谐社会既是一种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也是一种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更是渗透着道德精神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社会。物质文明展示道德精神,物质创造需要道德精神;民主法治的依据是社会主义道德;利益分配的合理性基于体现社会公正的道德价值;人际交往方式及其交往效果是道德实体的存在样式,是衡量社会和谐与否的直接表现形式;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标志,而精神文化的核心依然是道德精神。

记者:从最早的《中国经济伦理学》引起学界的诸多争议,到“和谐社会的道德化”提法得到共鸣,您好像在拥有越来越多的拥趸者,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王小锡:能引起学界乃至社会对伦理学学科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身就是件好事。争鸣也好,鼓励也好,都在激励着我继续在这条艰辛求索的学术之路上走下去,让自己的研究成果勇于接受实践的检验,接受同仁们诚挚而善意的商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