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包括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的改变,这都要建立在环境伦理观的基础上,我们要尊重和善待自然,关心自己并且关心全人类,着眼当前且思虑未来。
传统经济遵循的是“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单向的线性过程,其结果是地球上的资源和能源越
来越少,而垃圾和污染却日益增长。其主要特征是经济增长速度与资源消耗强度、环境负荷强度在速率上成正比,形成典型的“三高一低”模式,即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和低利用。而循环经济按照3R原则,形成典型的“三低一高”模式,即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和高利用。
铜陵的做法显示出了在循环经济理论引导下,地方政府和企业只要积极进取,勇于实践,化害为利,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化污染为资源,是完全可能的。他们的探索也为循环经济立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但循环经济的内涵非常丰富,再生利用很重要,不少地方将其作为循环经济的起步点,这很好。但我们不能把循环经济完全等同再生利用,因为前端的资源减量与过程的清洁生产更重要。有些地方的循环经济,就适合从这些方面入手,或者说,循环经济本身有多条切入点。循环经济的三个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除了减量化原则应放在首位,全过程都必须做到无毒化、无害化。减量化关注GDP增长,但更关注GDP的增长质量。比如,产品过度包装产生的GDP本身就是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体现;此外,低劣产品也在加剧污染,古代的建筑物,比如故宫,可以保持五六百年,但现在一些建筑物的寿命只有二三十年。虽然从短期效益上看,短寿命的建筑物和商品创造的GDP比长寿命的建筑物和商品高,但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环境。
用GDP衡量经济发展和考察政府政绩有很大片面性,建议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建立一套包含经济增长、资源消耗、环境质量和人民福利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反映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
只有政府转变了政绩观,企业转变了生产模式,消费者转变了消费模式,循环经济的探索才可能由浅入深,内涵才可能由简单而丰富。铜陵市相关企业在循环经济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相信他们的道路会越走越宽阔,越走越符合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