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非常善良的父亲。当我们还在孩提时代,他就教育我们以后不管身处何地,都要为人善良。几十年来,我们这些做儿女的,一直遵循着父亲的训诫,在自己的人生历程中,始终践行着善良的人格魅力。
因为职业关系,我常常要走南闯北,每年出差半年以上。每次出差,我不是睡卧铺就是有座位。上车后我经常看到
在单位,平时有很多人找我办这办那,我都尽力而为。有时自己实在无能为力,我就找我的一些战友、同事、领导帮他们办,直到办妥为止。事情办完后,有些同事非常客气,硬要请我吃饭、喝酒。对此,我先是极力谢绝。实在谢绝不了,我就先入为主,抢着点一些家常菜,做到够吃为止,不让他们花不该花的钱。
工作中,也有些同志对我产生过误解。有些脾气暴躁的人,还要给你“颜色看”,个别同志甚至说的话非常难听。对这,我从不与他们争论。对他们的不当举止,我从不计较。我相信,经过时间的沉淀,他们会明白事情的真相。事后,当这些人知道事情的原委后,都对我道歉,我总是一笑了之,并说:“不要紧,我们是同事嘛。”
回过头来看,我深深体会到,善良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我们在读先进人物的事迹时,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比如白求恩、比如雷锋。前段时间媒体广为宣传的好军医华益慰,就是以一颗善良的心感动了无数人。善良是人的本性,也是做人的基本品德。一个人如果拥有一颗善良之心,就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世间的人和事,就会发自内心地珍爱世间万物。苏东坡有两句诗:“扫地惜蝼蚁,怜蛾虫罩灯。”在人们眼中,蝼蚁、蛾虫是多么渺小的动物,一举手一抬足便可置其于死地。而苏东坡却对它们充满怜惜之情,这是一颗多么善良、慈悲的心啊!
善良中蕴含着的是一份责任。当有人迷途时,我们应为其指条路;当有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应伸出援助之手;当有人失意时,我们应送去鼓励的话。这种善良之举在帮助、温暖他人的同时,也是对施善者内心的一种慰藉。凡是善良的人都是懂得感激的人,懂得回报的人。而远离善良的人不仅会远离高尚,远离美好,远离幸福,而且还会生活在精神的阴影里,被自私、狭隘、嫉妒的情绪所困扰。
当今时代,是一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但多元不等于失范,不等于丧失道德底线。尤其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对人的自我和谐已成为一种内在的本质要求。而要达到这样一个和谐境界,每个人都应当拥有一颗善良的心,要与人为善,择善而从。与人为善,择善而从,大家才能和平愉快地相处,才能减少内耗,心情愉悦地投入工作,从而发挥出人的最大潜能,焕发出更大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