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月17日电“一个时期以来,我国一些地方盲目进行大规模建设,搞大规划、大开发,建新城、建开发区、建大型现代化广场等,摊子愈铺愈大,并美名其曰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点。这是混淆发展社
周干峙是在由中国社科院当代城乡发展规划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与国家发改委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司共同举办的建设节约型社会战略研究课题研讨会上大力呼吁上述观点的。经济学家刘国光、哲学家汝信、社会学家李培林、城市规划学家傅崇兰等数十位专家学者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等有关部门领导一起,就建设节约型社会进行了交流与对话。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国光、汝信等提出,节约型社会基本内涵是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节约理念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措施,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和激励全社会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废弃物资源,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社会形态。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中国社科院当代城乡发展规划院院长傅崇兰、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等专家认为,我们国家所要建立的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是以长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良好的生存环境的消费需要为动力的,是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既包括个人理性消费的美德,更要求这种美德变成一种公众行为,也就是全民参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而西方经济学体系是以消费为经济增长动力的。二者的消费需求内涵与外延有很大的区别。防止以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提法,影响我们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