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周刊近日刊载一篇小文,说的是德国一处接待中国游客的餐馆日前在卫生间洗手盆旁手纸箱处贴出一行提示,上面用中文很醒目地写着:“用一张就够了!”意指中国人在方便之后浪费纸张。这家周刊专门刊载这篇小文批评国人,我想他们的本意是想指出中国人的素质好低,到了外国看见不花钱的
手纸就大肆使用起来,没准还顺手撕一卷揣兜里预备下次使。笔者相信小文说的这件事是真的,周刊编辑的用心也是一番良苦,然而笔者却从这件事上看到了不同的一面。
记得在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北京,住在钓鱼台国宾馆,好客的中国人热情周到地安排客人们的食宿,并在尼克松总统夫妇的住房里放置了糕点、糖果等小吃零食。一天之后,服务员发现总统夫妇住房里的糖果都不见了,满满一大盘高级杂拌奶糖不可能全吃了,服务员第二天再放一盘又不见了,他们这才想到可能是尼克松夫妇将这些中国糖当作礼物全收进了自己的包里了。周总理知道这件事后就让服务员每天接着放,放最好的北京上海奶糖,尼克松总统夫妇也不客气“照单全收”。从常理讲,发达的美国有着各种各样好吃的糖果,尼克松总统夫妇也绝对有钱吃糖,但为什么贵为超级大国的总统来到中国后,却“爱占小便宜”,将一盘盘中国奶糖全部“打包”带回美国。后来基辛格在回忆录里道出了实情,当时的中国对西方人来说好似“外星”,美国人在1969年就把人送上了月亮,但能来中国却是“难于上青天”。中国的一切都是新奇的,能带点中国的糖果回去送孙儿,又不花美元实在是太好的事。美国人的实用精算由此可见一斑。还有一个故事。去年夏天,笔者陪几个欧洲朋友到杭州一游,住在一家不错的酒店里。游玩几天离开酒店时,却发现朋友们的账单里无一例外都多了一份睡袍钱。当我告诉他们这笔钱需要自理时,他们有的马上拿出来不要了,有的说喜欢这美丽的睡袍就自掏腰包买下了,话里话外却透着一种不自在。
回过头来再说我们的国人。笔者认为,他们到了发达一些的国家为什么会“多用”手纸,大概与人的素质无关,而是和上述两个例子一样,“物以稀为贵”。为什么这么说?去过发达国家的人都会注意到,无论在城市、乡村、街边、还是楼堂,所有的卫生间里都有充足的免费手纸或擦手纸。那里的人们从来不会为上卫生间而预备手纸,尽管放心地去上就行了,绝不会让你在方便之后窘况万状的。然而,在我们的国家,公共卫生间里备免费手纸的情况却有如凤毛鳞角,就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里,如何让公共卫生间变得没有难耐的异味至今仍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遑论在所有的公共卫生间里免费放置手纸擦手纸。所以,我们的国人从小就知道,上卫生间一定要带手纸。所以,国人到了发达国家,在卫生间里用的手纸擦手纸多了点,那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生活习惯使然,有的也可能为下一个游览点上卫生间预备点手纸,完全可以理解。看到一些国人出国做出一些不太雅的事,不要动不动上升到国民素质这样的高度。
笔者这个观点可能有些朋友不太赞成,但有一点我却坚持:等到中国各处的公共卫生间里随时都有纸张伺候的时候,相信那位德国餐馆老板再也不会贴出“用一张就够了”的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