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民族工业的一面鲜亮旗帜。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这个有着100多年历史的港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短短10多年间,港口的资产由1988年的不足5亿元,裂变增值到目前的156亿元,相当于为国家再造了30个八十年代末期的青岛港。并累计上缴国家各种税费上百亿元。同时,他们还拥有了东北亚地区排名第
青岛港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党和人民也给了他们众多的荣誉。10多年间,他们获得的国家级荣誉称号便有100多项;从这里走向全国的“金牌工人”许振超,也成为青岛港乃至青岛市和山东省的响亮“名片”。
近几年来,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到青岛港视察,对他们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作为一家国有特大型企业,青岛港的发展速度是罕见的,是惊人的。专家学者们赞誉青岛港是“民族工业的‘试验田’”。
“这个圈,我们自己来划”
1988年,常德传走马上任,出任青岛港务局局长。当时的他,面对的是一个“让人欲罢不忍,欲哭无泪”的局面。
常德传熟悉青岛港的一草一木。他1968年从大连海运学院毕业后,就来到这里,装卸工、技术员、科长、副局长……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今天。上任伊始,他面对的是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兄弟港区已大发展的双重压力。但是他没有萎缩不前,而是带领局领导班子“一班人”迅速调整思路,确立了“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作为,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贡献,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牺牲”的青岛港精神,以及“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营造平安和谐家园”的宏伟目标。
说来也巧,就在常德传上任这年,交通部在全国沿海圈定了集装箱四大枢纽港,惟独青岛港不在其间。这件事刺激了常德传,同时,他也意识到,要建现代化大港,集装箱码头是成败的关键。于是,他发出了“青岛港要卧薪尝胆,奋发图强,靠自己的努力,把这个‘圈’划上去”的壮志豪言。
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青岛港采取短平快的方式,一鼓作气完成了老港区5个集装箱泊位的改造,使装卸能力达到了80万TEU(20英尺标准集装箱)。同时,又根据国际集装箱化发展趋势,开始在新港区建设前湾二期、三期大型集装箱专用码头,使集装箱船舶靠泊能力从第三代、第四代提升到第五代、第六代。其中三期工程,建成7个世界级的最大可停靠8000-10000TEU超大型船舶的集装箱泊位,成为世界上岸线最长、泊位最深、设备最先进、装卸效率最高、陆域纵深最宽的集装箱专用码头。
青岛港人“卧薪尝胆”的拼命劲儿,终于获得了回报:2005年,他们的集装箱吞吐量居全球集装箱大港第14位,并4次创造了集装箱装卸效率世界最高纪录。如今,青岛港已成为我国北方集装箱枢纽港。据该港安技部副部长王风林透露,他们今年的集装箱吞吐量,将稳进全球集装箱大港前10位。
“只有不断自我加压,科学决策,才能建设世界级大港”――这是常德传常说的话。这也是青岛港领导班子“一班人”的共识。
青岛港20万吨级二期油码头,是国家决定并投入资金3亿元,专为原油出口建设的。谁料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建成后,由于无原油出口而不能投产,设备扔在那里任其风吹雨淋日晒。常德传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一方面组织工人加强看管保养,一方面多次进京向有关部门汇报、呼吁。他的奔走呼号终于有了结果,1992年底,在原国家计委和交通部的关心下,这项工程通过了国家验收。验收之后,由于无油出口,投资3亿元的码头依旧扔在那里,没人搭理。
为彻底盘活国家这3亿元资产,也为了加快港口发展,常德传根据我国原油需求形势分析,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投巨资对码头进行返输改造,扩大功能,同时建油罐,让原油能进能出。这个决定得到全港绝大多数职工特别是技术人员的支持。于是,青岛港先后筹资16.2亿元,用8年时间,在对这个码头进行返输改造的同时,又分五期建设了180万立方米油罐群。这个码头从1995年开始接卸进口原油,并从刚开始的100多万吨,发展到2005年的4000多万吨,累计创收30多个亿,相当于赚回了8个原来的码头。
“发展民族工业,建现代化国际大港,靠创新,靠志气”――这是常德传的“口头禅”,也是青岛港16000余名职工的壮志和口号。
2005年,就在全国兄弟港大干快上的时候,青岛港因无法说清的原因,连续3年无码头可建。面对严峻的发展形势,青岛港人决心靠“创新和志气”,用一个青岛港的能力创出两个青岛港的业绩。
志气,是民族工业的脊梁;志气,激活了青岛港16000余名职工的每个细胞。2005年,全集团用1亿吨的能力,完成吞吐量1.87亿吨。说起2005年那场“志气仗”,在青岛港被称为“五虎上将”之一的西港公司经理李军至今仍激情满怀,他告诉记者,为了打“志气仗”,他们公司的700多名职工不仅“天天搞会战”,还练出了100多项“绝活”,这些“绝活”,不仅锻炼了职工队伍,还大大提高了工效。
“时不我待,势在必行”
见到西港公司四队技术副队长杨军,记者心中浮起一丝疑团:这位内向、腼腆的小伙,难道就是那位只有高中学历、却已经拥有60多项技术革新成果和6项国家专利的工人工程师?不错,是他。他给记者说起了他那项获得“国家设计发明专利”的“化肥举升架”,仅这个项目,几年间就为货主节约耗损300多万元。
与杨军一样,荣获过青岛市劳动模范、山东省“富民兴鲁”荣誉称号,并被青岛港务局破格评聘为工程师的雒兴滨,也只有高中学历。在大港公司工具备品队的工作岗位上,他长期从事港口工属具的创新发明和技术革新,先后研制出斜齿啮合型全防漏抓斗、夹钳式轻比重防漏抓斗、25吨半自动钢胚卡具等近百项装卸工属具创新改造,其中获国家专利19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其革新成果的投入使用,解决了港口装卸生产中的许多难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青岛港有3600多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还有上千名自己培养出来的像杨军、雒兴滨这样的“土专家”。另外,在全港的技术工人队伍中,高级技术工人的比例,已达到76%。就是这些人,在近10年间,创造出了优秀科技成果3000余项,其中有400余项被评为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200多项获得国家专利。
是的,为了实施“科技兴港,人才强港”战略,青岛港每年投入上千万元进行人才培训和支持科技创新;为提高技术工人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他们连续18年开展考工晋级和技术大比武,并成立了9个专业化培训基地,对技术工人进行分批培训。近10年间,他们出资70多万元,奖励1500多名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职工;选派了3000多人次行业拔尖人才和技术工人到国内外先进港口学习考察,选拔了1800多人次业务技术骨干到高等院校强化培训。另外,他们还邀请了300多名院士、专家到港口举办各类知识和技能讲座。
专业人员评聘专业技术职称,是目前困扰许多人士的一个社会难题。青岛港为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采取了只看成绩,而不惟学历、不看外语水平和论文发表数量的“内部标准”,他们的作法,受到广大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好评。另外,“坚持分配向高知识、高技能、高贡献者倾斜”也是青岛港一贯坚持的政策,这种政策不仅稳定了知识分子队伍,也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青年知识分子王玉梅是青岛港知识分子群体中的典型代表。几年来,为了完成船舶动态监控管理项目,她背着笔记本电脑,和引航员一起冒风雨、爬软梯、跳码头。为了获得第一手的测试数据,她上过300多米的超大巨轮、所有型号的油轮、杂货船和集装箱船。在她的努力下,青岛港船舶动态监控管理项目不仅得以成功实施,而且创出了我国港口界的八个“第一”,成为青岛港指挥中心的“腰杆儿”项目,规范和再造了港口船舶调度业务流程,实现了“三调合一”。
1983年毕业于武汉水运工程学院的高级工程师张连钢,如今是青岛港安技部的副部长。他说起港口的人才政策,也是颇动感情。他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出国是“了不起的待遇”,可青岛港每次组织出去的大部分都不是什么“长”,而是专业人员和技术工人。27岁那年,他被派到日本学习一个月,因为太年轻,弄得人家日本接待方“很吃惊”。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创新,离不开人才。”――常德传这样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