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三千公厕、一本杂志、一个论坛的故事

2007-01-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斯敏 我有话说

2008年渐行渐近,奥林匹亚山巅燃起的圣火之光已依稀可见。北京,这个古老而现代的城市,正在迎接圣火的热望中焕发青春。

这将是一届东西文化交流融合的盛会。在向世界允诺了“人文奥运”的前景后,有这样一群人,做着比常人更为深入的思考与探索。他们的思考发端于奥运,却延伸向一个宏大而切近的话题:什

么是文明?如何将北京打造为文明和谐的现代都市?怎样找寻文明发展中的动态平衡?从思考到实践,再到思考,他们十数年如一日地倾心于自己的课题――首都文明工程。

“公厕革命”――文明从小处入手

2007年1月。在北京崇文区一间仅容转身的工作室里,“首都文明工程”执行会长娄晓琪凝神于一则新闻:“2006年,北京全市已完成2152座公厕的新建和改建,四环内公厕都已‘达标’。”

放下报纸,这位当年北京“公厕革命”的功臣一脸深思:“可以说,‘公厕革命’还在继续。很多人觉得,这些年不再大张旗鼓地做了,但实际上,这个活动已经影响了决策,影响了政策的制定和修改,这是最根本的。”

十三年前,“公厕革命”曾是个“火”过一阵的字眼,也是“首都文明工程”的肇端。

1993年,北京申奥失败。在国人咀嚼失望的同时,国际上一些负面的声音随之响起:“只有文明的国际化都市才承担得起奥运重托,而北京,连公厕问题都解决不好。”

北京,距“文明的国际化都市”到底有多远?很快,北京日报社成立“首都文明工程”课题组,首选课题对准了首都公厕。

调查结果让人们心情沉重:不是外国人“挑刺”,北京的公厕数量之少、卫生之差、异味之大,确已到了“臭名远扬”的地步!

改变,刻不容缓。有识之士渐次集结,一场轰轰烈烈的“公厕革命”呼之欲出。1994年金秋,北京八家政府机构和二十家新闻媒体联合推出了“文明工程”,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出现在中国文明的历史进程中。一批有海外生活和工作经验,熟悉中国情况,关心社会发展的专家学者,凝聚在一起贡献智慧。有了这个强大的后盾,“公厕革命”进入了实质性展开阶段,并被列入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项目。

同年,一场匠心独具的“首都城市公厕设计大赛”拉开帷幕,如巨石入海,立时引起了强烈反响。精彩的设计方案雪片般自海内外飞来,短短4个月间,来自国内22个省市及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340件作品摆在了评委们案头。值得注意的是,参与者中年轻人居多,拔得头筹的王晓虹就是一位年仅23岁的大学生。

“这也是对我们传统观念的一次挑战。大赛前,我们咨询过一些建筑界权威学者,他们大多不以为然――‘厕所还需要设计吗’?那好,权威们不做,我们让年轻人做。”回顾这一幕,娄晓琪感慨如初。

1995年12月,设计大赛揭晓一年之后,部分获奖方案从“纸上谈兵”变成了现实,38座现代化试点公厕悄然出现在北京街头。

至此,“公厕革命”初见成效。但娄晓琪们深知,这远远不够。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投入进来、关心公厕,关心公厕所代表的现代城市文明?半年之后,他们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北京城市公厕建设文化展”亮相中国革命博物馆。展览由“人类厕所的发展历程”、“八个国际城市厕所样本”、“我国二十余座城市厕所现状”及“现代厕所技术研发与成果”四部分组成,大量直观生动的图片、翔实的文字介绍,给参观者以强烈的震撼。5天内,10余万观众蜂拥而至,国内外百余家新闻媒体竞相报道,京城掀起了强劲的“公厕冲击波”。

展览过后,“公厕革命”对于决策层的影响也日渐明晰。当年,国务院相关领导作出指示,要加快北京公厕问题的解决,“改造厕所”被列入了北京市该年工作重点,配套资金陆续到位,与此同时,建设部等部门的相关法规也出现了喜人的改变。

此后,在各方支持与努力下,“公厕革命”顺水行舟。1997年至20世纪末,北京城区用3年时间,完成了3000余座公厕的改造任务,消灭了3类以下标准的公厕,今天,对公厕的大规模升级改造更是快马加鞭地进行着。

“让我们欣慰的是,今天人们重视公厕,不仅是为了生活的便利,更是因为看到了它与城市文明的关系。公厕是一个城市的微小细节,但它代表的文明观念意义重大。”抚今追昔,娄晓琪从不后悔自己“掉进了厕所里”。

《文明》杂志――展现中国人的人文世界

“文明工程”改变着首都,也改变着为之奋斗的人们。随着各项变革的纵深推进,一种诉求在他们心中滋生:中华民族泱泱五千年的文明,多么需要一个全面展示的平台,多么需要一个与世界文明交流融会的窗口!可是,在现有媒体中,这个窗口却久久未曾打开。

办一本杂志,反映中国历史、中国精神、中国文化,以国际化的视角解读和传递中国人文宝藏!想法一经提出,立即成为“文明工程”又一重点项目。2001年,就在中国申奥成功的喜庆年份,一份携独特使命同行的杂志创刊了,它有一个恢宏大气的名字――《文明》。

如初生婴儿一路蹒跚,《文明》走过了第一个艰辛的五年。“非常非常艰难,”娄晓琪形容那段日子的时候,用了“欲哭无泪”这个字眼。处在新生期的《文明》,一切都是在摸索中进行的。人员没有经验,经费没有着落,市场很难打开,运作还不成熟……最关键的是读者的疏离与误解。曾有一位企业家说过:“看了五期以上的《文明》,你会离不开它;但是只听这个名字,你会不接受,因为在我们的印象里,‘文明’是一个很政治化的概念。”

文明确实在政治的宏大与深邃中体现,但在日常生活的毫微之间,人类创造了更伟大的文明。而这,才是《文明》想要展现的内容。于是,《文明》的摄影师们把镜头伸向社会,探进自然,用精彩的图文解读人文地理,记录时代变迁,展示中国人眼中的文明世界。渐渐地,《文明》拥有了固定而数量庞大的读者群,一本本杂志带着墨香,送到读者手中,也把文明的理念与积淀播撒进了人们心里。

2004年7月,雅典奥运火炬将传递到北京,一向与奥运结缘甚深的《文明》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为这件全球人民共同关心的大事出一期特刊。

申请送到了北京奥组委,他们被告知――需国际奥委会批准。数周后,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寄到了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手中。当看到特刊将捐助给中国百城千校的青少年学生,使奥林匹克走近青少年时,罗格频频颔首:“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一次很有意义的探索。”

消息传回北京,杂志社里,又是一番饱含激情与创意的“鏖战”。奥运之日,新鲜出炉的《奥运圣火照北京》被带到了雅典,作为北京参加雅典奥运会的一份礼物送给了国际奥委会。“很有特点,我要向他们的这一创意致敬!”翻看着精美的特刊,罗格赞叹不已。

之后两年,《奥林匹克与中国》、《奥林匹克与北京》相继面世,“新北京、新奥运”珍藏特刊系列引起了读者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将这三本特刊收作永久性馆藏,供热爱体育、热爱文明的人们世代阅览;罗格和国际奥委会原主席萨马兰奇也给予了持久的关注,不但为其作序,还欣然担任特刊顾问。


北京市民全力以赴迎接2008年奥运会,《文明》杂志推出专刊报道。

2002年,《美国国家地理》总裁提出与《文明》进行版权合作,却遭到了婉拒:“我们要做的,是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品牌”。娄晓琪说,他有一个梦――美国人世代都是读着《美国国家地理》长大的,这是他们民族文化与价值观的标志;希望有一天,下一代中国人,也是读着《文明》长大的。

“文明论坛”――汇聚中国文明强音

2006年12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中国首届“文明论坛”在深冬的北京拉开帷幕。

离论坛开始还有半个多小时,偌大的报告厅里就已聚集起了重量级的学者队伍。哲学界的专家们来了,社会学界的精英们来了,传媒学界的权威们也来了,还有文学界、史学界、民俗学界……一场思想的盛宴即将展开。

是什么话题,让如此之多站在时代前沿的学者产生了交流、乃至“交锋”的热望?还是文明,这个人类亘古不变的向往与追求,这个魅力无穷、内蕴无限的永恒辩题。

这次论坛,同样是由“文明工程”的忠实干将们发起的,他们期望以这种“圆桌对话”的形式,联合国内各界的文明思想者、实践者,进行一场推动文明进程的思想碰撞。从提出构想到论坛开幕,他们只用了短短两个月时间,可面对“是否太仓促”的担心,他们却回答得从容――怎么会仓促呢?十多年来,“文明工程”从思考到实践、再到思考,一直执著于这个话题;五年来,《文明》杂志约请100余位名家撰文与读者月谈,这个话题始终是核心;更何况,中国文明已经走过了五千年的历程,五千年的积淀,这准备还不够吗?

大视野,小切口。斟酌再三,首届“文明论坛”的主题被确定为“文明传播”,致力于加深各界对文明、文化、传播之间关系的探讨与思考,寻找文明传播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助力之道。

出乎意料的是,论坛反响“非常热烈”。“我们原本预备开半天,最后延长到了一整天,结果还有30多位学者没有机会发言。”一位参与论坛组织者描述了当天的盛况:上、下午,分别安排了六组主题发言,每位学者的发言到最后都变成了对话;许多在本领域颇有声望的学者没有被安排发言,就热情不减地参与到了讨论当中,气氛活跃到了难以掌控的地步……

“早就应该举办这样的论坛了!”会后,娄晓琪被意犹未尽的学者们团团围住,听到了很多火热的建议:组织更多领域学者参会、让学术界之外的其他各界人士也参与进来、时间再长些、话题再深入些、讨论结果落实得好一些……这让他深深感受到了学者们对“文明”这一问题的热情与渴求。确切地说,这更是一种时代的诉求。正如汤一介先生在论坛上所言,“我们身处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需要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重新认识、重新估价我们人类文明的历史与价值,重新认识、重新估价我们人类在创造与推进文明过程中的得与失、成与败。”

而这次论坛的意义不仅于此,沉甸甸的收获扑面而来:论坛形成了“丙戌文明宣言”,百余位专家签名宣誓,合力关注新世纪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演进,推动世界文明沿着对话与和谐的道路不断向前;论坛提出了“文明传播十大话题”,和谐世界的构建与中国和谐社会的发展、信息鸿沟与媒介化生存、人文奥运的实施及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融合……十个饱含人文责任与前瞻意识的话题,引发的是对自然、对社会更多更广的文明思考;论坛还组建了“文明传播研究团队”,目前,首批八位团队成员已经联合起草了《关于文明传播的基本认识》,描画出了学者们反复讨论的思想轨迹,开启了对“文明传播”进行长期研究的思想之门。

现在,组织者们已经开始考虑第二届“文明论坛”的主题了。“或许会是商业文明,毕竟,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使命,需要集中全国各界的智力与热情。”娄晓琪说。

在人类生存演进的历史上,文明留下的脚步已迤逦数千年;而在北京这座笼罩着数千年人文华彩的现代城市中,文明工程的探索才刚刚开始。从关注一个城市的形象,到探究整个文明的深意,他们走过的,是一条艰难而没有终点的道路;他们探寻的,是一个宏大而发人深思的答案。而文明,就在这滴水穿石的努力中,完成着它永不停息的发展与演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