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春节文化”需要创造性回归

2007-01-3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刘克梅 我有话说

春节将至。近日,中国年俗文化研究专家陈竟教授表示,我国现在应启动春节申遗工程。他认为,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普及、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有着各地的特色,如煮腊八粥、扫尘送灶、张贴年画、敬祭祖先等丰富多姿的民俗活动。为了呼吁更多的人关注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只有申遗成功才能

遏制年文化的消失”。

通过申请“世界遗产”固然可以将特色民族文化保留下来,可对于节日文化,仅仅当作“历史遗产”,固定在历史故纸堆里,局限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等符号化认同上,这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重要的是,我们要将遗产文化进行与时俱进的文化开发,将过年风俗进行寓教于乐、富有情趣的文化借鉴和进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任总干事马约尔曾在《文化遗产与合作》前言中说:“保存和传承这些具有历史性见证意义的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我们的目的就是唤醒人们的记忆;没有记忆就没有创造。”也就是说,申遗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保留、固化,而是要进行开发、创造。“春节申遗”值得欣慰,可要真正复活传统文化,更要让传统文化吸纳世界文化时尚,进行民族文化进化。因此,春节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保卫,更需要的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扬弃与创新,这样才能成为开放、宽容、富有创意的节日。

发扬春节文化要开发春节的生活意味。我国一项调查显示:95.1%的居民认为宣扬传统的节日很重要,其中家长、教师群体中,认为宣扬传统节日重要的达100%。因此,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要注意吸纳西方节日的“注重个人情趣和格调,注重自我空间的惬意和浪漫等节日精神”,缓解节日压力,淡化繁琐的“节日礼仪”。这种重视和进化将能带动整个社会、经济、商业、民俗、教育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改进,成为推动文化进步和更新的无形之手。

文化推进应该具有市场意识。文化繁衍可能不需要市场,可文化推进却不能缺乏这种市场代言;各种商业产品凭借代言人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创造商业奇迹,节日文化也同样可以借鉴这种方式。比如西方圣诞文化的圣诞老人的形象,就更能唤醒人们的文化认同和符号认同。

文化发展需要自醒,这种自我醒悟就是尽可能挖掘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和精华,尽可能将传统和时尚结合起来,将传统文化保留和国际化结合起来,而不是坐在传统的板凳上,享受“古老”、“优良”等优越感,坐待其成,这反而是一种僵化和顽固,会错过文化发展的最佳时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