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上午,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播出大型公益节目《春暖2007》,辽宁的棚户区改造成为节目的亮点。观众通过现场直播看到,本溪市溪湖区彩北街道彩宏小区五十多户棚户区居民,在一片喜庆的鞭炮声中迁入宽敞明亮的新楼。节目总导演方铁林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辽宁,是因为辽宁棚户区改造突出体现了政府对百姓的关爱,惠及
上项目是政绩,还历史欠账也是政绩
在辽宁,棚户区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尽管历届政府都为此付出了艰辛努力,但直到2004年年底,全省仍有大量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的棚户区位于城市的边缘。2006年,辽宁省人均住房面积21.6平方米,而棚户区人均住房面积仅为2.14平方米。
由于棚户区大多分布在资源枯竭型城市,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很低,靠其自身投入改造有些力不从心。棚户区改造是一笔“赔本的买卖”,用现有财力替历史还账,值不值?辽宁省委、省政府的认识十分明确:人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党和政府的当务之急。
辽宁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鲍振东说,筹集上百亿资金,对上千万平方米的集中连片棚户区进行彻底改造,一次性解决上百万人的住房困难问题,这在辽宁民生工程史上是空前的。棚户区改造中,推倒的是墙,搭起来的是桥,连接起来的是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
面对棚改187亿元的巨大资金需求,辽宁省制定了“市场化运作、政府兜底”的政策。2005年,省补助资金13.2亿元,国家长期低息贷款安排了30亿元;2006年,省政府又筹措资金32亿元,同时运用软贷款60亿元支持棚户区改造。
铁岭市政府原来确定的居民入户费为3500元,发现一些特困居民无力回迁后,市委、市政府马上派出工作组协调煤气公司、广电局等部门,将入户费下调到2000元,煤气安装费由每户3000元减至1750元,有线电视安装费由每户350元减至250元。
平时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
在抚顺采访,记者听到这样一件事:一天正下小雨,市委书记周忠轩到棚户区调研,一些群众不相信自己住了几十年的棚户区会改造,听说市领导来了,呼拉一下挤满了社区大院。有好心人提醒:“周书记,上访的把门堵住了,我们从后门走吧。”周忠轩推开工作人员,来到群众中间:“我是市委书记周忠轩,大家有什么意见跟我说吧。”群众七嘴八舌谈起看法,周忠轩耐心地一一解答。最后,大伙主动让开一条道,热烈鼓掌把他送上了车。
作为党员干部,平时要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要能站出来。辽宁棚改,让无数个党员形象在群众心中鲜活起来。阜新市委书记姚志平看到棚户区回迁户的户型比较小,特意嘱咐有关人员把阳台设计得大一点,这样居民就可以用阳台作厨房,把厨房作客厅了。抚顺市古城子居民李国芬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医院已下达病危通知,但她一辈子没住过楼房,觉得死不瞑目。望花区棚改指挥部部长王双庆得到这个消息,当即请示上级有关部门,简化一切手续,直接让李国芬住进了楼房。李国芬在新房住了13天,满足地闭上了眼睛。去世前,她嘱咐妹妹:“妹子,我没见过王双庆,希望你做一面锦旗,代我送给他。”
群众在你心里有多重,你在群众心里就有多重
“棚户区里日子长,扒了窝棚盖楼房;住上新房心敞亮,敲锣打鼓感谢党。”出身于教育世家的罗存颖当初由于对拆迁政策不理解,他多次领头上访。搬进新居以后,他意识到自己错了,很快成为支持社区建设的积极分子,并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他对记者说:“抚顺市不到两年时间,为棚户区居民盖起了800多栋楼,而参与建楼的党员一个也没有(因经济问题)倒下,这说明我们的党还是纯洁、有力的!”
2006年,仅新地号一个棚改新区,就有20多人申请加入党组织,这是过去未曾有过的。66岁的居民霍太臣过生日、涨工资、迁新居三喜临门,高兴得扭起了大秧歌。老人对记者说,自己曾是区秧歌队的,有好几年不扭了,住新楼后打算协助社区把群众文化活动搞起来,让大伙和他一样乐乐呵呵,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