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2月15日电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林岩松副教授等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和首都医科大学合作,利用分子核医学手段,从多巴胺(DA)转运蛋白(DAT)、DA受体等分子水平全面、系统地探讨了帕金森病、吗啡依赖、老年痴呆等疾病与多巴胺(DA)系统功能变化的关系。日前,这一研究成果获得中华
DA是大脑内非常重要的一种神经递质系统,主要掌管运动、学习及精神等的神经调节。已知帕金森病的发病、治疗及预后与DA系统关系密切,药物依赖成瘾、衰老和痴呆的发病也与DA系统有关。由于DA系统的变化发生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所以DA系统分子功能显像对上述疾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价乃至临床前诊断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研究组在国内首先制备了从大鼠到猴等一系列急、慢性帕金森动物模型,并采用核医学技术,观察到DA系统的变化早于脑血流灌注的改变,从临床前角度为帕金森病治疗的监测提供了分子核医学依据。
课题组通过建立急、慢性吗啡类药物依赖动物模型,观察到吗啡类药物依赖的形成原因在于脑内DA系统产生了适应性变化,为通过干预DA系统实现戒毒提供了分子影像学证据。
研究组还率先采用分子核医学手段研究了实验性痴呆及自然衰老大鼠记忆功能与脑内多巴胺系统的变化,结果提示DA系统功能显像有望成为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早期诊断的一个重要手段。
据介绍,北京协和医院在完成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帕金森病早期诊断指标的研究”中,已在国内率先将DA分子显像用于近50例帕金森病人的早期诊断及治疗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