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人民大学首次发布“中国发展指数”

2007-02-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王庆环 我有话说

本报北京2月26日电今天发布的“中国发展指数”表明,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地区)当前可分为四种发展类型,地区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城乡差距落后地区比发达地区大。这一首度在公众面前亮相的指数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评价中心发布的,据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袁卫介绍,该指数体系参考了联合国的人类发展

指数(HDI),但比HDI更完善,更科学,更适合中国国情。

此次发布的“中国发展指数”包括健康指数、教育指数、生活水平指数、社会环境指数四个单项指数,它们相互联系,各有特点,构成一个完整的中国发展指数。其中,健康指数包括出生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每万人病床数等指标;教育指数包括成人文盲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例等;生活水平指数包括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人均GDP、城乡居民年人均消费比、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等;社会环境指数包括城镇失业登记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人均道路面积、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省会城市API(空气质量达到好于二级的天数)、人均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等指标。

研究表明,按照中国发展指数的四个单项指数分布,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可以被划分为四个类群,它们在发展程度上有较大差异。“这与传统的东、中、西部的划分不太一样,我们更期望这种划分可以引起相关决策部门的关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说。

研究结果显示,当前我国城乡差距较大,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城乡差距相对较小,落后地区的城乡差距相对较大。研究表明,为了建设和谐社会,当前城乡差距较大的问题应当引起关注;新农村建设在我国现代化进程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

据纪宝成介绍,该校研制开发“中国发展指数”意在在服务社会、引领社会发展方面作出一个有意义的尝试。人民大学是一个高等教育和科研的机构,在度量和评价各个省市发展状况的时候,能够做到公正和客观。

据介绍,“中国发展指数”是中国人民大学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成果,课题组成员由袁卫、彭非、翟振武、金勇进、喻国明、张小劲、顾海兵、李路路等来自该校统计学、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新闻传播学、政治学等领域的专家教授组成,他们对2005、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进行了测算并使用多元统计的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地区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分组,从而得出上述研究成果。

相关链接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于1990年首次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1990)”中,第一次使用了人文发展指数(HumanDevelopmentIndex,简称HDI,也称作人类发展指数)来综合测量世界各国的人文发展状况;该指数由三个单项指数复合组成:平均寿命指数(也称健康指数)、教育水平指数(也称文化指数)和人均GDP指数(也称生活水平指数)。此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每年发布一次全世界的“人类发展报告”,目前,其编制的人文发展指数及其每年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成为评价世界各国人文发展综合水平的重要依据。

HDI指数编制的理论依据是:人类发展的核心内涵,应当是能过上健康长寿的生活,能够到学校接受必要的教育,并能够得到较好的生活资源。由于其综合性很强,被普遍认为是能够代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测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种方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